原本他們史家可以位極人臣。
雖然說名聲不太好聽,那也是青史留名了。
但是如今的大宋,可能再無史家的立足之地,更沒了位極人臣的機會。
所以,他們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
虞允文一直想不明白,史家的人,看起一個一個都是大才之人。
從早年開始發跡的時候,便一直都是順風順水,青雲直上。
這樣的人才,為何不能被大宋所用。
關鍵是,仙師為何不提點這樣的人才,從未說過,史家有三傑。
倒是對辛棄疾、范成大、楊萬里、朱熹、韓佗胄、陸游等才俊諄諄教導。
或許,史家現在的做法,也能夠說明一切。
史家的史彌遠、史彌忠和史嵩之,的確是有著大才,只不過,他們的心思不正。
這樣的人一旦進入朝堂,或許將會是下一個趙高、李斯之流。
“右相,我們的人在金陵折損很大,如果再不採取措施,可能到時候就要被連根拔起。”
“那時候,我們連個眼線都沒了。”
大理寺少卿找到了虞允文,這段時間,金陵也是動盪不已。
史家利用自己在金陵的勢力,把金陵給翻了個底朝天,抓住了不少有嫌疑之人。
這些人,竟然直接就被抓起來,坑殺了。
可以說,史家的人做事情,實在是太絕情,也太過無武斷。
不少人都被牽連其中,白白送了性命。
虞允文讓人給大理寺少卿送來一杯茶,說道:“仙師當年就有一言,殺一人而救天下,是為功。”
“我們現在貿然出擊,不知金陵的防禦,也不知對方之武力,很有可能會被對方打一個措手不及。”
“一旦他們找到了機會,捨棄金陵而南逃,到時候,這金陵可能就是第二個淮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