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開國皇帝的威嚴。
有始皇帝在,六國的餘孽不敢鬧的太大,只能是蟄伏。
而有著朱元璋在,大明的所有一切事情,也都是他說了算。
“臣,遵旨!”
中書省右丞王溥躬身施禮。
算是領了這個以工代賑的任務。
這朝中,本來還有這李善長之位。
可惜,這位前夜就被朱元璋命令,帶著紅薯去培育紅薯苗,要去培育高產農物。
這以後很長時間,怕是都不會在朝中了。
對於朱元璋的這個決定,也是大臣們擔心的原因。
李善長可是朱元璋非常信任的大臣們,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本來應該是在仙師的點化之下。
大明開始大刀闊斧的弄出一些政績來。
但是朱元璋出了仙境,就讓李善長去種地。
這種訊號。
對大臣們來說,就是一個預警訊號。
他們只能是時時刻刻都小心翼翼。
而如今,中書省右丞王溥卻又去做以工代賑的任務。
這完全就是去工地了啊。
又一個人,離開了朝堂。
“仙師賜予了朕一些利國利民之重器,此乃水泥製作之法。”
朱元璋拿出一份圖紙。
“可能爾等都未曾見過水泥之功效,但是以仙師之言,以朕之所見。”
“水泥要是能打造出來,那大明便可建造重城,建造更大更加輝煌的都城。”
“北地的長城,也就不需要勞民傷財去建造,只一個水泥,就可建立萬里長城!”
朱元璋說完,看了看下面的百官。
“趙庸,此事就交給你來完成!”
朱元璋直接點到了在武將之列中的一人。
趙庸,乃是大明初期的名將,也是因為驍勇善戰的武將,跟隨常遇春、李文忠南征北戰。
如今乃是大明的中書省左丞,算得上是位列人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