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一出,在場的多半數的人都搖頭不已,心想威遠侯雖然位及人臣,到底是一介武夫,實在是太沒有風度了,也太護短了。
這事能怪得齊王嗎
你自家的女兒在外頭鬧得灰頭土面的,失貞的傳言在京城更是傳得沸沸揚揚,街知巷聞,一個失貞的女子,就算是普通人家也不會娶,何況齊王是皇家之人,是皇子,是王爺呢這還沒結婚,大大的綠帽子先戴上是怎麼回事
再說了,人家齊王即使遇到這樣的事,也沒有說什麼,那是皇上為了皇家的臉面,不得不下旨退婚的,你怎麼能怪到齊王的頭上
另則,你的女兒失了德,失了貞,人家還不興退婚了這是哪門子的道理哪怕你是再大的功臣,可是這事關別人一家一族的臉面,往大了說,這事關整個西越國的臉面啊。
雖然這事的真相如何,暫時還不能得知,可那京城的謠傳都傳成這樣,假的或真的,還重要嗎你不去怪自家的女兒,在這裡對齊王陰陽怪氣,算怎麼回事
也是齊王的脾氣好,見到你來了立刻下了馬車,還對你禮數周到。甚至不惜折節下交,你一個一品武侯怎麼了一品武侯那不也還是皇帝的臣子嗎齊王以君子之禮對你,可你看你這是個什麼樣子,大大咧咧坐在馬車上不說,對於齊王謙恭的示好,對於齊王給你的面子,你不知道識起來,還給臉不要臉起來了
但凡是稍微明點事理的人,也不至於這麼不知好歹啊。
所以說,最是可怕就是武夫,那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啊。
這完全是恃功而驕啊,有幾個御史,已經在想著怎麼彈劾威遠侯了。
不少人看著齊王的目光,就帶著讚賞和認同,看向威遠侯的目光,
歐陽銳奇心中也是很惱恨的。要不是他見著了顧汐語的真面目,他也不會再次到威遠侯府,要不是到威遠侯府,也不會被人譏笑不舉。
一個男人,被人誤認為不舉,那可是平生大辱。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這謠言的速度,一點不比當初說顧汐語失貞的謠言傳播得慢,前幾天,連吏部尚書王國剛看見他,都有些欲言又止的樣子。
那王國剛是怕女兒嫁了個不舉的男人,毀了一輩子幸福。
歐陽銳奇心中對顧汐語的感覺十分矛盾,一方面,對她當著眾人之面汙自己不舉而氣恨不已,另一方面,總是對那張清麗絕倫的臉有些戀戀不忘。
今日威遠侯遠遠而來,半點也沒有相讓的意思,他心中就犯開了思量,威遠侯不讓路,在情在理,都是理虧,要是在這時候拿威遠侯立威,會怎麼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