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這種工藝極其複雜,成功率比較低,而且成本高,只適合製造少量的寶刀寶劍。
而灌鋼法,在史資也有詳細記載:“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封泥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
這種鍊鋼法成本也是極高,在春秋時期就已經被匠人所利用。
到了漢朝最為興盛,朝廷利用灌鋼法煉出的鋼鐵製成堅固的魚鱗甲、鋒利的環首刀,才有了戰無不勝的大漢軍,才有了“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的赫赫聲威!
只是不知道是戰爭還是傳承的原因,灌鋼法在南北朝時期逐漸失傳。
這種方法反在古印度得到發展,印度人用此法煉製的烏茲鋼,製作的大馬士革軍刀鋒利無比,曾經在南亞一帶所向披靡。
而此時長孫衝所用的方法便是百鍊鋼的手法。
瞅著這一切,楊帆內心一陣激動。
這些手法在楊帆看來雖然很古老,也很落後,但確實比其他國家甚至是西方領先將近千年。
華夏民族果然是世界上最聰慧的人種,華夏文明果然是世界最悠久的文明之一。
看著楊帆被‘驚’得無加言表,以為勝券在握的長孫衝更顯得意。
於是更加賣力的向李二陛下介紹道:“陛下,這就是我們長孫家的鍊鋼之法,我可以敢保證,這世界上絕對沒有比這更先進的。”
“您看,這些百鍊鋼絕對能夠作為槍管的用料,每天匠人能夠斷打出上百斤的百鍊鋼,足足能夠保障幾十把的手槍用量。”
說著,長孫衝還從匠人的手中拿過鍛造好的百鍊鋼給李二陛下觀看。
可是,一心想表現的長孫衝卻沒發現,此時李二陛下的臉色已黑如鍋底。
在李二陛下看,顯然這場是輸定了。
他心疼啊!
要知道琉璃生意能一年能夠提供上千萬的財政收入。
雖然這些手槍雖好,但與巨大的財政收入相比,李二還是想要錢來的實在。
雖然很心疼,李二陛下還是讚譽道:“嗯,很不錯,繼續努力,我很看好你,只要保質保量生產出火器,朕定然重重有賞。”
“這是微臣分內之事,受不得陛下如此誇讚!”長孫衝馬上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謙虛地道。
只是那牛氣沖天的模樣,看起來根本不是謙虛而是顯擺。
李二陛下顯然已經沒有心情待在這兒,轉頭狠狠瞪的楊帆一眼,問道:“長孫愛卿已經生產出了百鍊鋼,你小子生產了多少。”
楊帆上前一步,躬身回道:“啟稟陛下,這幾天微臣都在進行前期準備,並沒有生產出鋼材。”
李二陛下臉色一變,頓時大怒道:“你說什麼,居然一點鋼都還沒有生產出來,那你還敢立下那樣的賭約,簡直豈有此理!”
楊帆垂著頭,滴咕道:“這不是還有兩天才到比賽結束嗎?急什麼?”
聽到楊帆的話,李二陛下氣的七竅冒煙,噗嗤噗嗤喘著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