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賭約的原故,火器監被分成了兩個部分。
原來的鍊鐵作坊由長孫衝負責並改進,而楊帆則另起爐灶。
李二陛下徑直朝著原先的鍊鐵作坊走去,顯然是想看看改造的進展。
當楊帆幾人追上的時候,長孫衝正帶著一眾世家子弟跟李二介紹著。
見楊帆到來,長孫衝更是露出了傲嬌的神情。
楊帆抬眼望去,這才發現原先的鍊鐵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安放低矮破舊鍊鐵爐的位置,如今已被一個體積大了一倍不止的鍊鋼爐佔據。
此時爐底下火燒的正旺,發出陣陣炙熱,透過火焰可以看出。
長孫衝所用的燃料並不是木炭,而是火力更大的煤。
從這些煤燃燒的煙量判斷,可以知道,這些煤是含硫等雜質比較低的無煙煤。
在高大的鍊鐵爐旁邊,還支有幾個架子,顯然是為了加料所用。
此時,鍊鐵爐的兩旁,兩邊各站有一位身強力壯的大漢,正拿著一根粗壯的熟鐵正揮汗如雨的來回攪動。
另一旁只有幾名熟練的工匠正在不斷的錘打……
比起原先火器監的鍊鐵爐裝置,楊帆一眼就看出了這個鍊鐵爐的先進。
雖然算不上有多麼重大的改革,但不得不說,如此一改,效率和質量確實提高了一大截。
含雜質比較少的無煙煤,提供了較高的溫度,為冶煉熟鐵提供了溫度保證。
若是在以往,正常的鍊鐵方法是用鐵礦石提煉出生鐵以後,再加熱煉成熟鐵。
長孫家的這種技術,是把高爐出來的生鐵水直接炒成熟鐵,節約了步驟,也提高了生產效率。
而含硫比較少的無煙煤,又能減少硫對鐵的腐蝕,從而較大的避免鐵料變脆。
其實熟鐵就可以直接製作各類農具。
當然,製作過程需要鍛打、滲和淬火,熟鐵柔軟,可鍛性強,加工效能優越。
顯然,熟鐵還並不能滿足槍管的要求。
不過,在一旁卻有匠人對熟鐵不斷錘打,顯然是正在進行鍛鋼。
在古代,鍊鋼主要有炒鋼、百鍊鋼、灌鋼三種工藝。
炒鋼實際上就是炒鐵,那炒鐵爐就能生產,只不過炒出的主要是熟鐵,還有少量中低碳鋼。
只是這種低碳鋼並沒有太大的用處。
百鍊鋼則用炒鋼作為原料,加熱後反覆摺疊鍛打,或用數種成分不同的原料反覆進行疊鍛,就能得到不同用途的鋼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