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楊帆的才能也只是在詩詞歌賦上,對於考試還真不在行。
本來這些世家子弟早已經讓人寫好了代筆,可剛剛的搜身令這些考生嚇破了膽。
現在來看,這位候爺本來是一位正正君子,並沒有攜帶小抄,只是坐在那裡發呆。
大抵是因為長孫溫私藏小抄才讓讓忠義侯認作是對他的挑釁,所以才會那般嚴厲處罰。
既然沒有了夾帶小抄等等作弊之物,只要憑藉真本事考試,楊帆並不會蠻橫無禮。
考生們都是這般想法,實則卻沒人敢於試探考場的紀律,畢竟風險太大。
楊帆百無聊賴的伸個懶腰,打了個哈欠。
因為籌備科舉考試事宜,這幾天都沒怎麼好好睡覺。
好幾天都沒回家摟著美人睡一覺,心裡著實有些憋得慌。
考試進行很順期間自然也有那些水平低劣濫竽充數的考生,答不出試題急得抓耳撓腮。
那些偷偷伸著脖子去瞧別人的答桉的,被李義府義正言辭的警告,頓時嚇得驚驚戰戰。
其實這些考生是有些多心了!
這次的科舉考試與其說是一場考試,不如說是一個過度,是一場秀。
是李二陛下對於世家門閥的一次妥協,來換取以後真正意義上的科舉考試能夠得到這些世家門閥的支援,至少不會明目張膽的反對。
既然是秀,那又何必過於嚴坷呢?
先前的檢查,只不過是想表達一個意思。
以後的科舉考試,將會是這個樣子,公平、公正誰也別想渾水摸魚!
既然態度表達了,想必那些世家門閥也都不是傻子,自然看得懂自己的意思。
嚴格意義上來說,楊帆作為主考官的任務已經完成。
現在就只是與那些世家子弟的對賭了!
想到這兒,楊帆把注意力轉到了考題上。
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考試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考試的科目一般分為: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六科。
其中秀才科被時人稱為“尤異之科”,它是唐代六門常科中最早設立、歷史最為悠久、法定地位最為崇高的科目。
但因為秀才科的難度太大,要求極高,所以應試者寥寥無幾,唐高宗永徽年間就被廢除。
此時高中秀才可不是明清時代的秀才……
關於秀人的相關考試,內容還是很多的,沒兩把刷子過來連報名都看不敢。
畢竟錄取的實在太低了!
秀才科也同樣分為三場考試,有三天的時間讓考生做題。
內容有作詩詞一首,策論問題目,經史,時務,還包括四書五經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