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他的想法,寧願去戰場廝殺,也不願成為考生。
更何況,現在的考試實在是無趣的很,關鍵是這些四書五經的玩意他也沒讀過幾本,根本毫無頭緒。
在楊帆看來,四書五經這些儒家文化本質是好的。
傳承和記錄了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認真刻苦、仁愛寬容的優良傳統,然而儒學也有著致命的歷史侷限性。
三綱五常的封建倫理道德維繫了專制統治與等級社會,壓抑人性的自由,抑制了思想,阻礙了自然科學的發展。
可以說,儒學是一門極致的哲學思想,可以培養一個人的道德情操,卻不是盡善盡美治理天下的學問,因為很容易讓人失去進取之心和血性。
說起來,若是真的能夠實現“儒為衣,法為根”的理論,那無疑將是封建社會最理想的治國之道。
但是,何其難也?
皇帝和各大世家也不允許,因為這觸犯到了他們的根本利益。
科舉考場是經過重新佈置的,有點像一個獨立的小空間,每一位考生都用獨立的木板隔著,倒是防止偷看的情況發生。
楊帆無精打采的坐在考位上,抬頭就能看到其他埋頭答題的考生。
當然,只能看到一個腦袋。
不過,仔細的搜尋了一圈,並沒發現剛剛那個寒門學子。
本來還想著讓李義府去找找那傢伙,最後只得作罷。
看著人五人六仔細監考的李義府,楊凡頗為感嘆。
剛剛只是一個眼神這傢伙就能夠心領神會,難怪能夠成為一代奸相。
拋棄這傢伙原歷史的汙點不說,這傢伙的能力絕對是槓槓的。
難怪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喜歡用奸臣,實在太好用了!
只要掌控得當,比那些只懂得直諫的忠臣要好上太多。
當然,一個人的性格形成跟一個人的經歷和所處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另一時空武則天需要李義府這樣一個人作為她對付反對者的一柄快刀,這才造就了李義府。
有些東西是有必然性的,即使沒有李義府,也必然還會有別人湊上去替武則天來幹這些事。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
如果李義府早生幾年跟著李二陛下混高位,他還敢那般廣結朋黨買官賣爵麼?
答桉當然是否定的,以李二陛下的手腕分分鐘教他做人。
如今現在武媚娘被自己收入房中,那個歷史上的武則天大帝大抵是不會出現了。
那麼李義府的人生是否也會隨之轉變呢?
這是個偽命題,誰也不可能有答桉,因為還沒有發生。
見考場上的楊帆緊盯著自己,李義府內心有些忐忑,畢竟楊帆是他的貴人,正想上前詢問,卻被楊帆輕輕搖頭阻止。
對賭的考生見楊帆根本沒把心思放在考試上,不由齊齊鬆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