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與房玄齡捂臉不忍直視,這混不吝的小子也太丟人現眼了。
他們清楚楊帆的性格,應該是真的不認識這人。
可這也太扯淡了!
在同一個大殿上朝,如今都快兩個月了,居然連同僚的姓名、職務都不知道,這不是扯犢子麼?
不過李世民卻沒有喝止,因為這官員也太沒眼力勁了。
畢竟剛剛才把這事給揭過去,百姓的事也還沒解決呢,這老小子又把這事揪起來,不是打李世民的臉麼?
雖然在朝堂上李世民一貫推行暢所欲言、兼聽則明的理念,但也不能讓朝臣毫無顧忌。
那官員看到眾人異樣的眼神,風輕雲淡的樣子再也繃不住,臉色變得一陣紅一陣白,氣呼呼地道:“某乃清河崔氏崔永平是也,現任吏部侍郎!”
吏部侍郎?
果然不簡單。
吏部可是考核朝廷官員績效、升遷的部門,六部中排名第一。
難怪說到官職時這傢伙一副牛皮轟轟的樣子。
而且吏部油水充足,一個個吃得肥頭大耳,就像長孫無忌這個吏部尚書。
原來是上行下效,有模學樣!
如果長孫無忌知道因為自己長得胖而被楊帆無緣無故的戴帽子,不知道會不會氣得吐血。
見到楊帆沒有回話,崔永平得意起來,以為是被自己的出身給鎮住了。
“久仰久仰,不過某還是沒聽說過……”楊帆挖了挖耳朵,隨意地道。
這下讓崔永平頓時氣得七孔冒煙,要不是身在太極殿,他真想破口大罵。
沒聽說過你就說沒聽說過唄,前面還加個‘久仰’是什麼意思?
深吸了一口氣,崔永平這才壓制住沸騰的氣血,咬牙切齒地道:“都說禮部侍郎牙尖嘴利,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不過現在我們不討論這些,剛剛汝說正考慮百姓之憂,不知可有所得,不會是矇騙陛下吧?”
詫異地望了這老頭一眼,楊帆有些意外。
這老小子也忒壞了吧?
如果說沒有,那豈不是做實了剛剛自己矇騙李世民,這可是欺君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