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問題蔬菜,都是從哪家供應商那裡進貨的”?
馬毅搏想了很多解決辦法,不過很多辦法都是目前沒辦法解決的,只能先問出能夠解決的地方。
“這個暫時還沒有辦法確定”;
“因為都是供應商一起配送,很難分得清哪些蔬菜對應哪家供應商,不過,我發現了一個師傅拉過來的貨分配的幾個門店,每天的折損率都比其他的高一些”;
“而這個師傅,他拉的是兩家小供應商的貨,至於是哪家,還沒辦法判斷”。
王利芬把自己的判斷說了出來;
這也是王利芬經過馬毅搏之前的開導,全身心精力都沉浸在工作中,才發現這個細節,不然也很難發現;
賣菜的店鋪,哪能沒有折損率呢?
但如果有一定規律性,那就不是簡單地折損率問題。
“行,麻煩王姐了,明天的貨照舊,不過,你和威子以及段浪三人去一趟”;
“讓段浪開我的車帶你過去,所有送貨的車進行抽查,重點抽查那兩家供應商”;
“別去的太早,也別去的太晚,對方剛裝車完成後,你們出現就可以”;
“不過,別耽誤太久,影響了店裡蔬菜的配送盒到貨時間”。
這件事情,也算給馬毅搏敲響了警鐘;
秦大媽看似風風火火、蒸蒸日上,但自己沒有辦法管控蔬菜的源頭,這
就很難避免剛才王利芬所說的事情;
供應商給裡面稍微摻雜一些殘次品,秦大媽人員根本看不出來;
哪怕每天早上對到貨進行抽查,想要發現哪裡有問題,太難了,除非全部檢查一遍,但又不現實;
但這種參雜殘次品情況,日積月累下來,對於秦大媽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現在秦大媽想要有自己的種植基地,或者說秦大媽從市場上直接收購,根本不現實;
沒那麼多人力和物力,更沒有那個財力;
要知道,現在秦大媽的供應商,是從其他地方把各個種類蔬菜收購過來,然後統一給秦大媽配送;
如果去掉供應商,那就得秦大媽的員工一個個菜品去收購,並且運輸,這個成本可一點都不低。
自己暫時沒有辦法建立蔬菜種植基地,那能不能控制一個有這方面渠道的供應商呢?
馬毅搏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華南農貿的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