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海上升明帝> 第656章 請從臣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56章 請從臣起 (2 / 4)

雖非東林,但許多東林都是由他鼎力疏薦方得錄用,陳子壯、倪元路、顧錫疇、文安之皆是由他薦舉,黃道周錄用,劉宗周免罪,也是他出力最多。

他並非東林,如今以內閣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銜入閣協辦機務,名望很高,近來足疾在京休養,聽聞皇帝國子監講話,說要清理東林,又聽說皇帝要貶謫千官,不顧腿疾前來,準備要好好勸諫皇帝,中興未成,如何能興黨桉。

誰知道準了無數勸諫之語,結果聽皇帝說了這半天,卻完全不是一回事。

做過崇禎首輔的蔣,善於理財治兵,也對朝廷忠心耿耿,更心憂天下關懷百姓,這也是他本來已經在福建老家養老,最後還是又來了東京的緣故

五十多歲的蔣八公,跟張國維是同榜進士,年紀也相彷。

崇禎十七年,他辭去首輔,寓居城外福建會館,兵部尚書張國維則奉旨出京南下。不久闖軍攻破京城,蔣離京回鄉。弘光立,召入閣,自陳三罪,固辭不受,直到後來朱以海徵召,他才與同鄉黃景方、何吾芻等受召入朝。

蔣雖然是明末比較有能力的大臣,但他在天啟崇禎二朝,卻是深深感受過那種無力感,陷於黨爭,君主猜忌,有力也無處使,只能眼看著局勢一天天敗壞,讓人心力交悴。

但受紹天帝徵召入朝以後,他雖僅為協辦大學士,但卻能感受到這個紹天朝廷完全不一樣的活力,尤其是那種團結對外讓他常常對張國維等感嘆。

朝中局面來之不易,所以他今天來前,是打定主意,一定要學魏徵好好勸諫皇帝的,哪怕到時也被貶降,就是貶去做個縣丞他都不管了。

可誰想,卻是這麼一個結果。

讓人意外,卻無法反駁。

雖然他也覺得這似乎有些過於神奇了,但卻沒急著反駁。

因為來京雖然僅一年,但卻能感受到紹天朝和崇禎朝的諸多不同之處,而這些不同,多是皇帝帶來的。

想當初他還是首輔時,朝廷內憂外困,沒銀子了。

戶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兼攝吏部的倪元路,是個大書法家,還是東林大老,他和黃道周都是袁可立的門生。

但倪元路雖掌戶吏兩部,卻並不懂什麼財政,病急亂投醫,給皇帝推薦了一個奇才,戶部司務蔣臣。

蔣臣向皇帝提出一個生財有道的辦法,印寶鈔,每年印發三千萬貫,一貫定價白銀一兩,還要朝廷立法,民間不用,以違法論。

他跟崇禎說,印寶鈔,一貫成本也就五厘銀,所以印的越多越賺,不出五年,天下之金銀盡歸內帑也。

沒有保證金,憑空印寶鈔,強制百姓兌換使用。

崇禎居然還覺得倪元路、蔣臣他們這法子是救國良策,居然下旨升蔣臣為戶部主事,開始研究實行方桉。

後來帶頭降清的戶部右侍郎王鰲永明明知道這法子行不通,卻故意順著崇禎,提出了更驚人的言論。

他說完全可以每年印五千萬貫鈔,然後朝廷廢除金銀,把金銀與泥土同價。

印五千萬用來養兵打仗外,每省還可以直接給一百萬貫,分給地方各級官員,用來養廉。甚至不僅可以印鈔來養兵打仗,還可以印鈔救濟災民百姓,給官員們漲俸祿養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