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關外呆過,對韃子應當有所瞭解,若你仔細的瞭解他們起家歷史,就會明白,這不是什麼天命,不過是在特定的條件下,努爾哈赤父子懂得結盟罷了。”
“父皇再告訴你一個真相吧,所謂政治,其實就是結盟。不斷的結盟,結成一個又一個的利益共同體,讓更多的人成為你的盟友,然後你們為一個共同的目標打擊另一小部份人。”
朱弘甲似懂非懂。
這些其實都是帝王術,是封建統治的真正核心,君權神授那些,是說給天下百姓聽的,是為了維護統治地位的。但真正統治的底層邏輯,卻不是那些。
這種帝王術,本來不應當告訴太子以外的其它皇子,不過朱以海今天還是打算跟兩個少年皇子好好講一講。
“我能當皇帝,固然有我是太祖後裔原因,但這只是一個稱帝的條件,真正能讓我穩坐如今帝位的,是我親手建立了御營,建立了一支能戰之兵,所以我能擊敗入侵中原的韃子,也能掃平那些想趁機也稱王稱帝的藩王或亂臣賊子們。”
弘甲被衝擊的很厲害,“兵強馬壯就能當皇帝嗎?”
“如果你兵強馬壯到天下無人能敵,當然你就能當皇帝。不過想做到這步,也是非常難的,當然,換句話說,如果皇帝連兵馬都掌控不了,那他就當不穩皇帝。”
“回到你開始那個問題,父皇為何要對許定國、洪承疇、丁維嶽、李過等等這些人寬容?這樣做是否對忠貞大臣們的不公?”
“站在皇帝的角度,站在統治的角度,我們考慮問題不能跟普通百姓一樣,這個人忠心,那個人曾經是流賊,那個曾經是漢奸,那個曾經叛亂,不能以這樣的角度考慮,而是要分清主次矛盾,考慮好利弊得失,或者簡單點說,得結盟。”
《金剛不壞大寨主》
“得始終拉攏大多數,這樣自己才能掌控大局。為了這個目標,所以必須結盟,而為把更多的人拉攏到自己的這邊,就必須利益交換、妥協。”
“父親為何要招安順營、西營?因為父皇要驅除韃虜,要收復中原,為了這個大目標,就得適當妥協。”
朱弘甲深受刺激。
“這樣不公。”
朱以海搖頭,然後掏出兩個本了來,一個紅本一個黑本,他拿出黑色小本子,翻開,上面密密麻麻的寫著名字,每個名字後面都還記錄著許多事情。
一件件一樁樁。
比如許定國,如此囂張跋扈,如何叛明降清,反正後又如何在地方逼捐強徵,全都記錄著呢。
“朕都記著呢,但是,心中有數,不代表我們就容不得半點沙子。現在,不是動手的時候,我們得忍。”
和光同塵,不意味著就同流合汙。
許定國現在肯抗清擊虜,那麼就得予以些容忍。
直白點說,現在朱以海主要精力是對付韃子,暫時也騰不出手來收拾同樣願意打韃子的許定國。
“那將來秋後算賬嗎?”
“慢慢來,現在許定國是我們共同驅虜的盟友,不能現在把盟友變成敵人,明白嗎?至於他的問題,將來再算。當然,過是過,功是功,將來也是要算清楚的。”
許定國也好,洪承疇也罷,現在都是團結抗虜的物件和盟友,要借他們之力。等將來韃子滅了,當然也還得清理整頓一波。不過朱以海也會考慮到他們的功績,可以將功贖罪的。
“父皇跟你們說這些話,是要告訴你們,就算天子,也不是天生的,這皇帝的權力,也不是真正至高無上的,都得有依託保障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