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海上升明帝> 第696章 秋後算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96章 秋後算賬 (1 / 3)

“許定國反覆無常,李化鯨也是首鼠兩端,梁敏、丁維嶽等更是流賊響馬,還有土國寶馬國柱等皆非賢臣良將,父皇為何卻如此寬待他們?”

洛陽城中。

曾經的福王府,後來阿濟格的帥府,再到清提督府,再到許定國的總兵府,如今是皇帝的臨時行在。

洛陽繁華不再,包括這舊王府。

白天,朱以海召見地方官吏文臣武將,夜裡,秉燭教導兩位跟隨身邊的皇子。

朱以海教他們的不是詩經也不是春秋,他今天拿資治通鑑來給兩兒子上課,這是編年體通史,涵蓋十六朝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歷史。

這書與傳統史書最大的區別,在於司馬光是寫給皇帝看的,所以總結了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鑑,宋神宗認為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所以定此名。

雖說這書裡夾了司馬光的許多私貨,但對於帝王來說,朱以海認為這是必修課,能從這本書裡看到太多的政治得失,也是權謀的教科書。

世上無新鮮事,書裡這一千多年的歷史,裡面有太多值得學習借鑑的地方,只要深讀,有極大幫助。

如果當年崇禎能夠好好讀幾遍這本書,其實他所面臨的所有問題,在資治通鑑裡都是能找到解決的答桉的。

可惜明朝皇帝們多被大臣稱為不讀書,也是有原因的,他們不是文盲,但讀的書太淺。

就如此時的秦王弘甲兄弟倆,他們跟在朱以海的身邊學習,卻仍然不明白父親為何會對那些亂臣賊子們那麼寬容,對那些反覆橫跳的降臣漢奸們如此容忍。

不明白為何給洪承疇錢謙益李過高一功等這些人封官授爵。

反而許多有名望的大臣諸名丁魁楚方逢年陳盟陳子龍冒闢疆等這些人,卻是疏遠斥責。

這不符合親賢臣遠小人的明君做法。

“你們還太年輕,以為這世上的事情非黑即白,但事實上,並不止有黑白,而且你所看到的也未必就是真實的。

更何況,朝政要複雜的多,王朝統治的核心,是統治,而不是對錯。”

“為了統治,就可以不分對錯了嗎?”秦王問。

朱以海合上資治通鑑,微微笑了笑。

“你跟父皇說說,你覺得什麼叫統治,什麼叫政治,皇帝又是什麼?”

“皇帝是天子,統治萬民,管理朝政。”十三歲的皇子回答。

“也對,卻又不全對。”朱以海搖搖頭,“父親這麼跟你說吧,天子雖是萬民之尊,卻並非都是生下來便是皇帝,也不是君權神授,直白一點,天子兵強馬壯者為之也。”

這話震的十三歲的秦王朱弘甲愣在當場。

“你生在大明皇族宗藩之家,可你七歲就面臨國破家亡的局面,被擄往關外為奴六載,你當比一般人經歷更復雜,就說努爾哈赤、黃臺吉、福臨、多爾袞這些虜酋為例,他們以前也只是大明臣妾,羈縻之部落首領,可為何卻能夠侵入中原,奪我都城,建號稱帝?”

“是天命嗎?”

朱弘甲勐搖頭,韃子絕不可能有天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