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莫要忘記,川中還有明軍在側,虎視眈眈,隨時可能給我們一擊!”
“得提防啊!”
這些並不能說服豪格。
北京的使者來了一拔又一拔,都在催促西線戰事能夠迅速平定,起碼也得先擊潰張獻忠,北京壓力太大,朱以海都已經攻入山東,佔據登萊,現在直接威脅京津和關外遼東。
這種形勢下,西線動用了太多兵馬,嚴重影響到了東線的安全。
現在多爾袞甚至有意要再派阿濟格南下,取代豪格統軍。
代善和濟爾哈朗都不斷派人來提醒豪格,要早點破局,不能這樣被動下去。
如果這邊打不開局面,朝廷就有可能要抽調馬科、白廣恩、王光恩,甚至是吳三桂到東面去。
這個結果,對於豪格來說是不能接受的,好不容易掛帥西征,自然得打出成績來。
吳三桂勸說豪格多些耐心,現在是三方角力,清軍剛招降了王光恩、馬科等,背靠關中,又有漢中、鄖陽,據守險關,張獻忠要不了多久就不攻自潰,到時勝利自然到手。
谷嶿
可豪格不能接受。
“王爺,王光恩新降,定會找理由推脫,不肯打前鋒的,他會擔憂朝廷借刀殺人。”
“而白廣恩、馬科二將,雖不敢不出兵,但以某對二人的熟悉,他們就算出關做戰,也難有勝算,這些人打打順風仗還好,或是守城也還行,若讓他們主動出擊野戰,實沒多少勝算。”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說個可行的辦法?”豪格不滿。
“要不吳帥親自出馬?”
吳三桂當然也不願意這個時候去跟張獻忠拼,當初在山海關,他率領的關寧軍跟李自成拼,雖說最後勝了,可當時多爾袞提兵在一邊旁觀許久,坐山觀虎鬥,硬是讓關寧軍與闖軍拼了個兩敗俱傷,吳三桂數次去請多爾袞出兵相助,最後都跪下了。
可就算這樣,多爾袞也是等了許久,才發出最後一擊。
那一戰,關寧軍也基本上被打殘了。
雖然事後清廷封他為平西王,仍讓他統領關寧軍,但關寧軍也仍然不免迅速衰弱,韃子用各種手段在削弱、分化、瓦解關寧軍。
現在吳三桂手裡的老兄弟們也不多了,這是他最後的本錢。
要是在這裡跟張獻忠拼光了,他還怎麼去當雲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