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瀟灑似江南泉城自古是詩城。
濟南即是形勝之地也有濃厚文化傳統悠久的歷史積澱可在崇禎以來也是飽受蹂躪的苦難之地。
每一個地方總有些底蘊深厚的望族, 也可稱為世族巨姓。在明代時濟南也有許多望族名門其特點便是世其官、世其科、世其學。
官、舉、學往往還是三位一體。
山東即是尚武之鄉更是文化之鄉可在清軍入關後山東卻最受接受新朝統治, 或許也與山東曾在崇禎年間兩次被清橫掃大量山東士族豪強被擄往關外, 早早就投靠了韃子。
初入關的韃子吏部的漢人尚書、侍郎都是山東人擔任他們相互引薦以致於剛入關時朝中山東漢臣最多齊魯名流在京都影響極大。
孫之獬、王永鰲、謝升等一大批著名貳臣。
而在順治三年的首次科舉中山東人不取奪得狀元甚至佔據了四分之一的進士份額。
黑龍潭。
相傳這是唐朝門神秦瓊家祖宅忽一日塌陷地泉湧出成為一汪大泉名黑龍泉從此成為濟南一景。
皇帝特地還來黑龍潭還下旨在此敕建秦瓊祠, 以供奉忠義無雙的門神秦叔寶。
“我朝濟南府領四州二十六縣是有名的大府在山東六府中更是佔據首席之位。”巡撫黃宗羲告訴皇帝。
朱以海看著地圖濟南府確實太大了點跟原來的青州府一樣, 佔地極廣。
“以泰山為界把泰安州升格為府萊蕪、新泰、肥城、泰安四縣劃入泰安府另外將兗州府的東阿、陰平劃入泰安東平州改縣也劃泰安府共七縣。”
“再把濟南大清河東北面的武定州升格為武定府樂陵、陽信、海豐、惠民、商河、利津、沾化、濱州、青城、蒲臺十縣隸武定府。”
朱以海拿著御筆畫了兩個圈新設兩府從濟南、兗州兩府劃出十七個縣。
濟南面積縮小了近半但仍跨黃河兩岸黃河南岸有歷城、章丘、長清、齊東、鄒平、新城、淄川、長山八縣黃河北岸則有齊河、禹城、濟陽、平原、臨邑、德平、德州七縣依然還轄有十五縣。
處於泰山之陽古濟水之陽黃河之南大運河之濱的這座泉城, 他在地理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在崇禎年間被韃子屠城, 讓這座名城元氣大傷韃子入關後又在濟南折騰幾年讓它傷筋動骨。
好在這次明軍收復並沒有經歷什麼慘烈的圍城戰不到一個月就拿下甚至城池都沒損壞。
濟南百姓大多逃過一劫。
不過對於濟南的許多望族名門來說此時反而處境尷尬。
因為韃子很早以前就入山東兩次擄走山東幾十萬人到關外所以很多名門豪族早早歸附效力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