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間。
濟南城外已經挖出了一道環城大濠,還壘起了一道人高土牆。
“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張儒秀站在城頭望著這有如神蹟般的圍城工事,充滿絕望。
這是無數軍民並肩奮戰的結果,但卻不是明軍強徵百姓為民夫,就算他站在城頭上也能感受到城下那股著熱情如火的高昂鬥志,還有無數的百姓正從四面八方湧來。
他們不是強徵的民夫,是自發前來幫助修工事的。
不僅有災民,也有本地百姓。
許多人甚至是帶著乾糧,扛著鋤頭柳筐推著車來自發幫忙的。
他不由的想起他到任後,徵民壯加固濟南城防,結果百姓到處躲避,最後只得強抓壯丁,搞的怨聲載道。
這就是差別啊。
濟南城防修了快一年,都還沒完成,人家明軍用了幾天時間,就圍著濟南挖了壕修了牆立了寨,甚至建了炮臺。
番茄免費閱讀
三天前,明軍對著濟南城還發動了一次炮攻,把本就失修的濟南城牆,又轟壞了許多城堞、敵樓。
若不是明軍沒有派兵跟著攀城勐攻,估計濟南城已經失守了。
三天時間轉瞬而過。
明軍留給他們考慮的時間已經到了。
數名騎兵馳至城下,對著城上再次喊話勸降,然後射入箭書。
守城兵把箭書交給巡城的張儒秀。
張儒秀看過,人晃了好幾下,差點暈倒,近來他總感覺頭暈目炫,好幾次暈倒。
幕僚們扶住他。
“大勢已去。”
張儒秀無比絕望,明軍射來箭書,告訴城中清軍,大明天子已派兵奪取德州,又拒守泰安。
而李化鯨、梁敏、丁維嶽等部團練也圍住東昌府城聊城,只有一支清軍小部連夜突圍逃出,其餘清軍都獻城投降了。
徐州的譚泰棄城北上,張國維率兵趁勢北上收復邳州、徐州。譚泰部倉惶北上,在夏鎮再遇劉世勳、王之仁部伏擊,清軍潰敗北逃,損失輜重無數,折損兵馬兩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