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士鋮乾的很好,所以直接就升戶部尚書,而馬士英也被升為江南總督兼江蘇巡撫,總督江蘇、安徽兩省軍政。
現在馬士英在江南乾的很賣力,之前被四次拆毀的蘇州城,現在又是織機萬張,織工無數,松江、上海的棉紡業也非常發達,現在透過貿易,大量從馬尼拉、印度等地,由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海商把棉花進口過來,然後在松江上海這些棉紡加工中心進行加工,紡織成棉布,甚至做成成衣,既供應大明內地市場,也返銷馬尼拉、巴達維亞、印度,甚至是賣到荷蘭阿姆斯特度、葡萄牙里斯本、英國倫敦,乃至於新世界的墨西哥等各地。
大量的北方難民,被吸納進了這些工坊,用汗水換取銀元工錢,然後拿工錢買糧食,甚至有些工坊,還直接包吃包住,進了廠雖然辛苦,但起碼不用擔心饑荒、戰爭,能夠一家人安定下來,並且溫飽,工坊每年還能為朝廷提供許多稅收。
御營等明軍的軍服,也出自松江、上海的幾大工坊,質量好,速度快,價格還便宜。
當韃子八旗還在北方到處跑馬圈地,強迫百姓投充,甚至到處追捕逃人的時候,大明的江南,已經再次春暖花開,工商興盛,各個港口,更是帆船排隊進出,貨通天下。
韃子在北京連八旗的丁糧都發不出了,百官的俸銀都支不出來。
而大明現在稅賦卻是一年比一年收的多,屢創新高,徵糧三千多萬石,賣地、契稅、工商稅、關稅、鹽酒茶礦專稅、厘捐等加起來超過四千萬元。
朱以海已經在給御營全面換裝火槍,增加火炮了,韃子卻已經徹底停了給綠營的糧餉,連八旗駐軍也得自己想辦法搞錢搞糧。
戰爭打到這個時候,朱以海其實已經完全沒什麼壓力了,按著這節奏,一直平推過去就好。
所以現在他還能一邊打仗,一邊要求張煌言回了廣東,要重點發展經濟,搞活工商。
佛山鎮是晚明工商四大鎮之一,其冶鐵業之發達,名動天下。朱以海特別交待,要把佛山鎮保護好,更要經營好,冶鐵業很重要,不管鑄炮造槍還是造甲,都離不開。
更別說佛山鎮的鐵鍋在國外都很有名,廣鍋大名可是遠播南洋,這可是賺外貿銀子的暢銷產品,得扶持。
君臣一番暢透過後。
張煌言也不再說什麼不敢受巡撫之職了。
皇帝如此器重,甚至是倚重,做為臣子的,只能是鞠躬盡悴,死而後已了,哪還好意思推辭。
朱以海又特留張煌言用飯。
仍是簡單的四菜一湯,哪怕現在經濟好轉,特別是皇帝少府監很賺錢,內府充盈,但皇帝仍然堅持四菜一湯。
也很少搞那些什麼珍餚美味,上次有個新進御廚說他家祖上有個菜譜是唐代傳下來的,是當年唐朝皇帝和勳戚貴人們常吃的,叫啥渾羊歿忽。
做法是殺子鵝一隻,去毛,掏去內臟,然後把肉末和糯米飯加多種調味料調和好,再填入鵝肚內。
再取羊一隻,宰殺後去毛剝皮,去掉內臟,將子鵝放入羊腹,用線縫合,放火上烤。羊肉熟後,開啟縫口,取出鵝混合食之,謂之渾羊歿忽。
有些更精緻的吃法,還要在鵝腹裡放上雞,雞肚裡再放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