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要守住也不容易,而且未來對峙,可能明軍只能退守沿海的萊州、登州、煙臺、成山、青島、海州等港城,其餘內地可能就顧不及。
但朱以海倒不怕,有水師相助,配上火炮,扼守堡壘要塞,清軍想攻下很難。他們就算用老法子圍城,但需要數倍之力,而現在甚至不比他們當年在關外圍寧錦等地,因為他們缺糧。
圍城做戰,需要幾倍守軍的兵力,長期圍困,需要的糧草更多。
而登萊是個半島,明軍又有水上優勢,掌握著控海權,這就意味著明軍分散的各據點,其實是相通的,不僅能夠互相增援,甚至還能隨時出擊,既糜爛內地,更威脅他們的補給。
這就會是場艱難的持久戰,誰先扛不住,還不好說。
更何況,朱以海在江淮還有兩路北伐軍,清軍若全力來圍登萊,則江淮難守。
朱以海甚至可以派兵去打天津、旅順,哪怕這兩城防衛森嚴,也還可以劫掠北直、遼南其它地方。
真要是用上了海盜戰術,那韃子可就防不勝防了。
京津之地,韃子敢遷海三五十里嗎?
就算遷海三五十里,可對於明軍來說,也沒用,除非他們遷海三五十里後,還再建立一道防線,立柵修堡駐軍等。
但這樣搞,成本可就巨大了,現在韃子根本負擔不起。
現如今朱以海的戰術,其實差不多就是當初韃子在關外對付明軍的戰術了,不斷出擊,防不勝防,不斷的消耗其兵力、財力,最後讓其崩潰。
明末重金打造的關寧軍,就算能守的住關寧有什麼用?
韃子繞過你,入關劫掠關內,甚至直逼北京城下,那關寧軍也就只能跟著跑,關寧防線也就成了大明版的馬奇諾防線了。
清軍到來之前,金尚憲倒是又來了。
這次他是偷摸著來的,來了一支更大的朝鮮船隊,基本上都是偷偷來的,以走私商船的名頭來的。
實際上,其實就是朝鮮官方組織的。
金尚憲上次回到朝鮮,引發了朝鮮的一場大地震。
訊息太過駭人。
國王李倧知曉經過後,激動的甚至暈了過去,差點就駕鶴西去了。
此時滿清在朝鮮派駐有官員,還有一些清軍,不過數量不多,也就起個監視作用。金尚憲回國,其實是偷摸的,連那隻船隊都是偷偷停泊入港,因為明軍對外宣稱是在登州外海遭遇並攻擊了朝鮮糧船隊,然後俘虜了朝鮮人,用他們的船詐入登州港,奪取登州,殲滅孔有德的。
他們現在理應還在登州明軍俘虜營中的。
朝鮮官場既震驚於如今中原形勢劇變,也對金尚憲他們帶回來的那一船船的唐貨十分興奮。
這些貨很快在朝鮮脫手,基本上都是貴族們瓜分了,然後再去售賣得利。
一面是中原劇變,大明中興在望,一面是這貿易巨利,朝鮮貴族們也是態度大變,反正大明紹天帝也沒讓他們現在就起來反清。
他們可以悶聲發大財,跟大明暗裡貿易往來。
這種事以前大明還強盛時他們都享受不到的待遇,現在還有什麼好客氣的。
華夏也在金尚憲引見下,拜見了朝鮮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