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頭們都在忙著分地盤。
曾英佔據順慶府,秦良玉佔據重慶,王祥佔據遵義,楊展佔據嘉定等,都把這些地方視為自己的禁臠。
他剛巡視了鳳凰山的大營諸軍,兵馬眾多,但裝備上就很亂,甚至到現在,他們的營制等也還都是老樣子,有的人三千一營,有的人一千一營,也有幾百一營的,反正各行其事。
不僅如此,整個大營都亂哄哄的,毫無紀律可言。
文安之取得了川中最大軍頭秦良玉的全力支援後,現在決定出手,但願能夠來的及。
否則他便是下一個朱大典和高鬥樞。
······
張世鵬請了文安之和秦良玉到御營宣佈軍令,當著幾千御營軍將的面,宣讀調令,把所有原各部來的軍官調走。
然後他宣佈了行營兩協五標十營四十哨各級主官副官的任命名單,主副官全是御營調來的軍官。
隊級軍官,和什伍計程車官,他宣佈將從各部中選拔任免。
全軍第一件事,重新編制。
這五千來自施州、石柱等土司的土兵,來自原重慶遵義等地官軍,以及江南隨調來的少量御營兵等,不管原來出自哪部,現在統一重新編伍。
按御營編伍之法,各選其能,力大善射者充弓箭手,能騎的為斥候哨騎,敏捷靈活的為刀盾手,高大的為大盾兵,其餘的部份為長矛手,部分為火銃兵。
嚴格按照御營編制,五百人為一戰營,配一百八的輔兵營。
張世鵬做為提督,親領一個提標營,副提督朱萬化也領一個提標營,剩下八營戰兵,分為左右兩協,每協下協兩標,每標又各分兩營。
各營基本上都是花編,也就是各式武器混編營。
各協標營軍官任命好後,張世鵬和朱萬化讓各營軍官自己選哨官,然後讓哨官再自己從本哨軍士中挑選隊總,隊總再自己選什長,什長再自己選伍長。
“所有兵將都必須對軍令無條件服從!”
完成士兵編伍和軍官任命後,發放裝備開始訓練,副提督朱萬化提出直接實戰練兵,拉著隊伍去圍剿順慶府境內的搖黃賊和那些小股山賊流匪等。
這位副提督是湖廣督師朱大典的兒子,有俠義之風,而且武藝出眾知兵事,當年東陽許都作亂,白頭軍無人可擋,朱萬化在金華老家募鄉勇抵禦,擊退白頭軍。
但是事後知縣卻說許都的花名冊裡有朱萬化的名字,朱大典縱子交賊,朱大典和朱萬化都因此被下獄。
弘光出逃,杭州投降,朱大典在家鄉再召鄉勇抗清,朱萬化更是為先鋒。方國安潰入金華,索餉攻城,朱萬化也是身披鐵甲堅守城頭,數次擊退方國安軍。
兩位閣老的兒子,又都在皇帝身邊當過侍衛,參與過北伐,很熟悉御營的打法,御營不是靠練出來的,而是靠打出來的。
之前他們入蜀,行營一直沒能開啟局面,說到底還是行營士兵是各部抽調,不僅調來了兵士還調來了各級軍官,甚至後面又安插了不少將領進來,這導致他們這些空降的御營軍官們,命令並不順暢,他們的命令是要透過那些軍官們來下達,而這些軍官卻手握兵士,而對他們這些上面來的陰奉陽違。
這些人抱團,讓他們也很頭痛。
現在文安之秦良玉全力支援,把軍官全調走,兩人便立馬把所有兵打亂,不讓他們有機會再互相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