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第三次北伐還沒正式決定,但必須先把錢糧這些準備好。
雖然眼下南京出現了一種聲音,而且還不小,得到不少士民百姓的支援,那就是和議。北京已經再次派使者南下,要求停戰議和。
朱以海也很清楚韃子們的那點小心思,不過是想行緩兵之計而已。不過他仍然願意陪韃子玩,所以表面上也還是讓朝廷選派代表,與韃子談判。
這無疑讓民間有些誤會,真以為如今大明已經穩住半壁江山,可以與韃子劃江分治了。戰爭的殘酷是顯而易見的,如今有機會停戰,其實很多人都願意。
他們只是一廂情願的以為真能談出太平,卻沒想到或者不願去想太平是談不來的。
民間紛紛議論劃江而治的事情,連朝堂上都出現了許多官員們議和奏章。
朝堂上出現了議和派,而且人數還不少。
有些人是怕了打仗,害怕了,如今能夠有半壁江山,就想著趕緊議和吧,想偏安一隅。而有些官員嘛,則是因為掌握的情報資訊不充分,導致判斷上也有偏差,認為如今形勢下,暫且議和也是有好處的。
趁機休養生息,恢復生產,穩定南方,這樣將來才能再戰,收復中原,他們是緩戰派。
再打下去,只怕會崩潰亡國。
反正不管哪種想法,大家對議和這事很積極熱情,甚至不少人已經在私下談論應當提哪些條件,到底是南北朝並立,還是說讓韃子稱臣為藩,當然,大家也清楚,如今韃子佔據北方,實力可能還比南邊強。
《我的冰山美女老婆》
但大家也肯定不願意接受說大明向韃子稱臣進貢的道理,所以仍覺得就算要談,那也按老規矩,建州女真以前本就是大明的羈糜附庸,所以可以偽以前朝鮮王國例,讓滿清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不管大家談的如何熱烈,朱以海心意仍然很堅定。
談和是不可能談和的,現在有機會不趕緊揍韃子,讓他們緩過這口氣來,到時可就更難了。
雖說現在國庫空虛,江南糜爛,但也得打,也得保持主動進攻的態勢,若是轉為防守,那可就處處被動了。
況且,能有如今的大明朝廷,那也是朱以海舉著抗清恢復的旗號打出來的,如果議和停戰,可能殘明又要開始內鬥了。
必須得繼續進攻,繼續北伐,這樣才能把內部矛盾都轉移出去,一致對外,在北伐的這旗號下,很多事情辦起來也要方便許多。
一旦議和,許多人覺得沒有了亡國滅種的威脅,可能又想搞事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想著議和,仍然還是有不少主戰派的,既有朝廷上的要員,也有普通計程車民。
一些膽大計程車子們就公然上書,抨擊朝廷的議和派是投降派,說他們是賣國賊,還說皇帝軟弱了。
有些年輕的御史言官,更是大膽直書,用詞很不客氣,朱以海看了後也並沒有憤怒,反而很欣慰。
他特意把這些主戰派的激昂上書,讓登載朝廷邸報,甚至讓復興報等抄載,讓更多百姓知曉這些聲音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