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機群什麼時候返航?我們的戰鬥機還能堅持多久?”雷少卿長出了口氣,他沒有去詢問損管隊員,但他從艦島上就能看到,飛行甲板上的那個巨大的窟窿海上多半是補不好了,而且阻攔被炸斷了十幾根。換阻攔也是件非常麻煩的事情(當時地情況下,很難海上換航母上的阻攔,所以當時的航母一般設定十幾根阻攔)。
“還有二十分鐘,我已經安排他們量到‘貝爾湖’號航母上降落了,如果航母上放不下,就先接收受傷的轟炸機,把無法修復的轟炸機都拋棄掉,重點保證飛行員都能安全返航。”常薦看了下手錶,“戰鬥機的燃料大概還能堅持到九點左右,但這也說不準。之前的空戰消耗了大量的燃料。我們是不是讓部分轟炸機……”
“老常。你不覺得有問題嗎?”雷少卿突然腦間一閃,回想起了“第二次馬里亞納海戰”中地那一幕,他就是回收第一特混艦隊的轟炸機群的時候遭到攻擊的。第二特混艦隊痛失兩艘航母,差點就全軍覆沒了。
“你是說……”
“美軍只來了幾十架轟炸機,這是不是太少了一點?”雷少卿看了常薦一眼,“斯普魯恩斯手裡至少有四艘航母,他已經發現我們有兩艘航母了,他沒有任何利用只動用一艘航母上的轟炸機吧?”
常薦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斯普魯恩斯的四艘航母是編成兩支特混艦隊的是,如果……”
“對,就是這!”雷少卿猛的反應了過來,“立即下令。艦隊恢復防空狀態,戰鬥機全都外圍巡邏,停止對航母的搶修,所有人員都進入自己的陣位。還有,聯絡張鼐鼎與鄧子超他們,量返回‘貝爾湖’號航母,如果無法降落地話,就海面上迫降,讓驅逐艦把他們打撈起來。還有。‘貝爾湖’號航母戰鬥群全速撤出戰鬥,不要管我們。”
常薦毫不遲疑地去下達了命令,戰鬥警報再次拉響,原先還朝著“呼倫湖”號靠近的護航戰艦開始向外圍疏散,而之前已經進入了艦隊內層防空圈的戰鬥機都開始加速拓展艦隊地防空攔截範圍。很快“貝爾湖”號也發來電報,它們仍然全速南撤,並且做好了接受返航轟炸機的準備工作。
雷少卿這個時候看了眼手錶,已經是八點五十分了,美軍的第一波轟炸機已經被擊潰了二十五分鐘,那麼,另外一股美軍轟炸機哪?
他朝艦隊的北面天空看去,很快,距離艦隊大概二十海里處,出現了一群密密麻麻的小黑點。雷少卿反應過來的時候,艦隊裡的防空警報也響了起來,美軍的第二批轟炸機終於到來了。
率領第52特混艦隊轟炸機群的美軍指揮官還不知道第51特混艦隊的轟炸機群已經全軍覆沒了(投下炸彈與魚雷逃出去地那幾架轟炸機也遭到了戰鬥機的截殺,一架都沒有溜掉,第二特混艦隊的驅逐艦還撈起了幾十名美軍飛行員)。當他看到海面上只有一艘冒著煙的航母,以及大量的護航戰艦的時候,他還以為另外一艘航母已經被炸沉了呢。顯然,這名美軍指揮官將那些留下來掩護“呼倫湖”號的巡洋艦全都當作了另外一支航母戰鬥群裡的護航戰艦。
這次,艦隊防空戰鬥機的攔截距離只有20海里,而艦隊防空火炮地殺傷範圍近8海里,戰鬥機只能12海里的範圍內作戰,攔截時間不到五分鐘。戰鬥依然打得非常激烈,大部分防空戰鬥機都沒有剩下多少炮彈與燃料了,但是美軍轟炸機與護航戰鬥機面前,這些“隼”並沒有退卻,他們的任務就是保護航母,每一名戰鬥機飛行員編入了航母艦載戰鬥機部隊的時候都被告知,航母受到威脅的時候,就算是犧牲自己,也必須要保證航母的安全,絕不能有半點的遲疑。
二十多架“隼”與二十多架“海盜”廝殺了一起,雙方都拼命,美軍飛行員也興奮了起來,只有一艘航母了。而且還是一艘受了傷,正加速的航母(美軍轟炸機到達的時候,為了控制住航母上的大火,“呼倫湖”號航母地速度已經降低到了18節,而航母從18節加速到33節,至少需要五分鐘的時間),幹掉這艘航母,他們就獲勝了。當然。這些美軍飛行員都沒有意識到一點,飛他們前面的第51特混艦隊的轟炸機哪?如果這些轟炸機已經投完了彈藥,那麼就應該返航了,而路上他們應該遇見的,可他們並沒有遇到第51特混艦隊的轟炸機(被打散了的護航戰鬥機是從不同方向上撤退的,而且這些戰鬥機早轟炸機群被幹掉之前就已經撤退了)。這個時候,恐怕也沒有一名美軍飛行員考慮這個問題,他們地眼裡只有那一艘垂死掙扎的航母。
這次戰艦上的大口徑高射炮怒吼起來的時候,“隼”並沒有撤出戰鬥,前面的攔截中。他們只擊落了不到十架美軍轟炸機。而美軍的機群中,一共有66架轟炸機,還有五十多架美軍轟炸機繼續前進。就算戰艦上的防空火炮再神勇,也不可能阻擋五十多架轟炸機的攻擊!
戰鬥打得異常的慘烈,t彈不會識別敵我目標,炮彈離開炮口之後,電磁近炸引信就被啟用,只要靠近了金屬物體就會爆炸。炮彈主要依靠爆炸時產生的碎片殺傷目標,而為了增強效果,每一枚120毫米炮彈中還有500多顆5克重地鋼珠,這些鋼珠灑開之後,不僅能夠摧毀飛機。
還能夠幹掉飛機裡地飛行員(t彈也因此得到了“飛行員殺手”的稱號)。艦隊防空時,戰艦上的炮手是無法分辨敵我戰機地,而且就算分辨了出來,激烈的戰鬥中,誰能夠控制住炮彈只打向敵機,而不打向自己人的飛機?
“隼”拼命的攔截美軍戰機,而美軍的轟炸機也拼命的突破防空炮火與戰鬥機組成的火力網。這次,美軍飛行員並沒有“失望”,他們也領教到了t彈的厲害。8海里到3海里這段距離中。轟炸機只需要大概2分鐘的時間就能飛完,而2分鐘之內,一門120毫米高射炮可以發射至少40發炮彈,對付至少四個目標,而當時第二特混艦隊參戰的戰艦上一共有184門120毫米高射炮,其中有六成能夠作戰(另外四成背向美軍轟炸機來襲地方向,無法使用),也就是大概有100餘門120毫米高射炮作戰,2分鐘之內可以發射至少4000發炮彈,整個大戰期間,平均100發120毫米t彈就能擊落一架敵機(這個效率已經相當高了,t彈問世之前“000發120毫米炮彈也不見得能夠擊落一架敵機),t彈投入使用的初期效率還沒有這麼高,但150到200發炮彈幹掉一架敵機還是能做到的,也就是說,美軍進入到艦隊內層防禦圈之前,有近30架轟炸機被120毫米高射炮給揍了下來。
任何一次戰鬥都不能用統計學來計算戰果,畢竟戰鬥有偶然性,而且這個偶然性還很重要。不過,對整場戰爭是可以用統計學來計算戰果的,而且實戰效果與統計計算出來的戰果並沒有太大的偏差。這次也不例外,美軍轟炸機突破艦隊的外層炮火防空網的時候,就有27架轟炸機被揍了下來,而戰後統計,第二特混艦隊的防空戰艦這場戰鬥中總共發射了4200餘發t彈,也就是說平均大概155發t彈擊落一架美軍戰機。這個戰果與戰後統計地平均結果是很接近的。
突破了戰鬥機與大口徑高射炮組織起來的防空火力網的美軍轟炸機有23架,而此時艦隊裡的大部分戰艦還回到編隊裡的位置上,80毫米高射炮與其他小口徑高射炮組織起來的火力網上有幾個巨大的漏洞。美軍飛行員也很快發現了這幾個漏洞,能夠突破前兩關的都是美軍中優秀的飛行員,其中不少參加過之前的戰鬥,甚至還有一批是“菲律賓海戰”時的老飛行員了。
23架轟炸機中,有14架bd,9架阻a――這兩種轟炸機仍然兵分兩路,bd從高空突防,順帶吸引大部分的防空炮火,tbd從低空突擊,抓住漏洞投下魚雷。
雷少卿旗艦上目睹了美軍飛行員的“表演”,對於美軍飛行員的成長速度,他感到很驚訝。唐帝國的飛行員戰爭爆發兩年後,其素質才大幅度提高,而且骨幹飛行員都是真正的王牌。美國參戰才剛一年,其飛行員的素質就提高了這麼多,連雷少卿都不得不佩服美國潦培訓飛行員的能力了。
戰艦上的高射炮都怒吼著,炮手已經顧不得炮管過熱而有可能炸鏗的危險,大的可能將炮彈發射出去,這總能起到一點效果。這也是海戰中慘烈的階段,美軍的轟炸只需要突破後一層防空網,就能將炸彈與魚雷丟到航母上了。這也是海戰中生死攸關的一刻,雙方的交戰官兵都很清楚一點,他們距離勝利,或者是距離失敗就只有一步之遙。
航母做劇烈機動,規避從頭頂上俯衝下來的轟炸機的時候,雷少卿緊緊的抓住了旁邊的扶手,他此時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航母已經交給艦長指揮,他只能把希望寄託艦長,以及戰艦上的那些官兵的身上,是躲過美軍的轟炸,還是挨炸彈,吃魚雷,就要看這些官兵的表現了。
炸彈落下時的尖嘯聲傳來,雷少卿下意識的想蹲下去,後他還是忍住了,第一枚炸彈航母左舷外的海面下爆炸,接著第二枚炸彈落到了航母屁股後面的航跡上,接著航母猛的一震,爆炸的劇烈震動以及爆炸聲傳來之前,雷少卿知道,航母中彈了。(網?bp網bp;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