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海魂> 第九卷 大洋鐵流 第五十七節 致命的天網[第二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卷 大洋鐵流 第五十七節 致命的天網[第二更] (1 / 2)

&nbsp網bp;安排轟炸機去打擊第二特混艦隊的時候,斯普魯恩斯沒有任何的擔心與顧慮,他看來,由72架bd,62架tbd,以及48架f4u組成的兩個批次的轟炸機足以將第二特混艦隊送到海底了。(文學閱bp;準備“迎接”美軍的轟炸時,雷少卿心裡是沒有一點底子的。雖然第二特混艦隊的120毫米高射炮也已經裝備了t彈,而且雷少卿還讓艦隊用t彈打過靶機(由轟炸機用一條數百米長的鋼拖掛飛行的滑翔機“必要時可以切斷鋼),證明了t彈的效能,但是雷少卿對這種式彈藥並沒有太大的信心,同時他也沒有如同談仁皓一樣,改變艦隊的防空配製。

實際上,當時第二特混艦隊比第一特混艦隊的陣容還要強大。兩支艦隊的航母戰鬥群的編制都是一樣的,兩艘“李靖”級大型巡洋艦,兩艘“節氣”級重巡洋艦,外加四艘“城市”級驅逐艦。可第二特混艦隊配備的都是第三批“李靖”級大型防空巡洋艦,這種巡洋艦的排水量增加了幾百噸,艦體延長了幾米,多出了大量的甲板面積,部署的防空火炮也多。另外,單獨的炮擊編隊中,第二特混艦隊有兩艘“江河”

級重巡洋艦,四艘“節氣”級重巡洋艦,這明顯要比第一特混艦隊只有四艘“江河”級重巡洋艦的防空能力強得多,而且多除的兩艘重巡洋艦防空作戰中發揮的能力將非常重要。

當時,談仁皓就沒有與雷少卿爭那兩艘重巡洋艦,本來第一特混艦隊就是機動兵力,不需要承擔炮戰任務,不需要為陸戰隊提供炮火支援。其扮演的是消防隊員的角色,只需要去對付敵人的主力艦隊。第二特混艦隊則常駐太平洋戰區,需要承擔的任務多,多配備兩艘巡洋艦也是應該的。當然,這也是談仁皓對好友的謙讓。談仁皓看來,第一特混艦隊的實力已經足夠強大了,多兩艘巡洋艦也不見得能夠有多大地幫助吧。

實戰結果證明,斯普魯恩斯的自信,以及雷少卿的擔心實際上都是不必要的,或者說是完全錯誤的。一種式武器的出現,必然改變戰爭的面貌,就算是一種使用範圍很片面的武器。也會對戰爭產生很深遠地影響。t彈就是這種改變了戰爭面貌的武器,t彈出現之後,海戰中防禦的一方有了犀利的短劍,雖然這沒有從本質上改變進攻者佔優勢的局面,但是t彈戰場上發揮的作用,以及對整個戰局的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是非常明顯的。

斯普魯恩斯大的錯誤也許是把轟炸機群分成了兩批,而不是集中一起行動。這實際上也是由美軍艦隊本身地編制造成地,當時斯普魯恩斯又不想暴露艦隊位置,也就只能透過聯絡飛機讓第52特混艦隊發動進攻,這中間的半個小時是怎麼也無法節約下來的。如果斯普魯恩斯要讓轟炸機群集中行動地話。那麼他就需要多等待半個小時。如果他等這半個小時的話,那對後面的作戰行動將產生嚴重的,甚至可以手是毀滅性的影響。

第51特混艦隊的轟炸機是七點過五分離開艦隊的。第52特混艦隊的轟炸機是七點三十五分離開艦隊的,因為第52特混艦隊第51特混艦隊東北方向上,距離第二特混艦隊比第51特混艦隊遠了至少70海里,所以轟炸機群到達第二特混艦隊上空的時間晚地不止是半個小時,而是五十分鐘!而第51特混派出的轟炸機群剛剛離開之後十分鐘,斯普魯恩斯就收到了珍珠港的電報,然後他下達了的進攻命令。

實際上,此時第二特混艦隊距離第51艦隊大概180海里,因為第二特混艦隊正全速向南撤退,所以斯普魯恩斯派出的轟炸機需要一個小時才能追上第二特混艦隊。而第52特混艦隊派出的轟炸機至少需要一個小時五十分鐘才能追上去,且大打擊半徑上發動的攻擊,這將極大的限制轟炸機進攻時的規避機動,讓轟炸機無法耐心地選擇有效的突破點。

第51特混艦隊的轟炸機群實際到達第二特混艦隊的時間是八點過兩分,這比計劃的節約了三分鐘時間(主要是因為第二特混艦隊的撤退方向並不是完全背對第51特混艦隊的)。這批美國轟炸機首先遭到了唐帝國的優勢防空戰鬥機的頑強攔截。36架“隼”對陣24架“海盜”,就算“海盜”的任務只是纏住“隼”,讓那些“無畏”與“掠奪者”能夠突破戰鬥機的攔截,面對第二特混艦隊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的時候,駕駛“海盜”的美軍戰鬥機飛行員都沒有佔到多少便宜。(文學閱bp;“隼”也很清楚。(清風文學網?繞開“海盜”,打擊那些掛著炸彈與魚雷的轟炸機才是他們的首要任務。因此只有12架“隼”去負責引開或者是纏住“海盜”,其他的24架“隼”都將負責攔截正逼近的美軍轟炸機。空戰就美軍轟炸機編隊附近展開,雙方的戰鬥機,還有轟炸機上的自衛火力交織一起,一些緊張的美軍戰鬥機飛行員甚至把機槍子彈打到了自己的轟炸機上,而一些轟炸機後座上的導航員慌亂之中也難以分辨出同樣是鷗型翼的“海盜”與“隼”,只要有戰鬥機逼近,都會用自衛機槍進行掃射,結果也有不少的“海盜”吃了機槍子彈(“隼”的武器是四門20毫米航炮,沒有配備航空機關槍)。

到八點十三分的時候,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之後,美軍轟炸機群終於突破了唐帝國艦隊防空戰鬥機的攔截,開始逼近唐帝國艦隊。而那些“隼”也很快接到了命令,迅速撤出戰鬥。見到唐帝國的防空戰鬥機提前撤出了戰鬥,美軍轟炸機飛行員都鬆了口氣,還暗中高興呢。以往,唐帝國的防空站多極會從距離航母35海里一直廝殺到距離航母5海里才會撤出,而這次,唐帝國的戰鬥機距離航母大概8海里的時候就主動的退出了戰鬥。可美軍飛行員並不知道,真正的惡夢還等著他們呢。

使用t彈的123毫米高射炮目標距離5海里之外的時候。其作戰都可以由雷達引導(一種地防空戰術),由幾門高射炮同時對付一個目標,利用彈幕攻擊來擊落敵機。當然,此之前,還沒有高射炮雷達的引導下作戰,而這次第二特混艦隊仍然沒有采取這一戰術,畢竟炮手對雷達都不太信任,而且當時的雷達確實也難以起到火控的效果。不過。重巡洋艦,以及大型防空巡洋艦上集中某處集中配製的幾門120毫米高射炮都是集中攻擊一個目標的,這極大的提高了120毫米高射炮的作戰效率(“李靖”級大型防空巡洋艦上,戰艦左右兩舷距離艦艏三分之一艦長,以及三分之二艦長左右地中部各設定兩座雙聯裝120毫米高射炮。

“節氣”級重巡洋艦則戰艦左右兩舷的中部,以25米為間隔各佈置三座雙聯裝120毫米高射炮。“江河”級重巡洋艦則t彈問世之後,戰艦中部的左右兩舷各集中部署了兩座雙聯裝120毫米高射炮)。

當美軍飛行員看到唐帝國巡洋艦上的大口徑高射炮他們距離艦隊還有數海里就開始射擊,恐怕有的飛行員偷笑,而多的飛行員則根本不把這個當作威脅,幾乎沒有美軍的飛行員想到要這個時候機動規避飛來的炮彈。可十多秒鐘之後。就有不少的美軍飛行員再也笑不出來了。

第一輪炮擊中,位於“呼倫湖”號東北面的“驚蟄”號重巡洋艦兩舷地120毫米防空火炮就準確地擊落了兩架bd而另外一側的“立春”號重巡洋艦也擊落了兩架bd完成轉向,晚一點開火的“長孫無忌”號則第一輪炮擊中乾淨利落地幹掉了兩架tbd另外一側的“李孝恭”號則將兩架bd打得凌空開花。“呼倫湖”號上分別部署艦艏與艦艦兩側的12座雙聯裝120毫米高射炮也大展神威。兩輪齊射就幹掉了三架bd

與“呼倫湖”號戰鬥群裡的防空戰艦一樣,被單獨編制的六艘重巡洋艦也前三分鐘之內大顯神威,僅僅這三分鐘之內被這六艘重巡洋艦上的120毫米高射炮擊落的美軍轟炸機就達到了12架。此時,只有位於艦隊南面,而且還沒有立即轉向的“貝爾湖”號戰鬥群裡的戰艦還沒有讓大口徑高射炮發威。

頭三分鐘之內,就有23架美軍轟炸機被擊落,而第一批到達的美軍轟炸機只有68架,避開了防空戰鬥機地美軍轟炸機則只有不到46架,結果,經過了艦隊遠端高射炮的攔截之後。就只有23架殺了進來,而投彈之前,這23架轟炸機還需要經過由80毫米高射炮,40毫米高射炮,與20毫米機關炮組織起來的三道火網!

此時,美軍轟炸機飛行員的心情只能用震驚來形容了,他們哪見過這麼準確的遠端防空火炮?沒有見過那些能夠戰機附近爆炸的炮彈。而那些天上觀戰的唐帝國戰鬥機飛行員恐怕也很震驚,他們之前可真沒有想到,艦隊的大口徑防空火炮的攔截率竟然超過了防空戰鬥機!

23架美軍轟炸機中有12架bd以及11架tbd震驚過來地美軍飛行員反應過來之後,都立即對近的“呼倫湖”號航母發動了進攻。(bp;這個高度上可以避免遭到40毫米高射炮與20毫米機關炮的打擊,而且也讓仰角無法超過75度的120毫米高射炮望空興嘆,但卻無法避開80毫米高射炮的攻擊。

80毫米高射炮是唐帝國引進了德國的88毫米高射炮的技術之後,開發的一種艦用型高射炮,其主要作用就是彌補120毫米高射炮與40毫米高射炮之間的空白。80毫米高射炮裝備艦隊之前“20毫米高射炮是唯一的遠射程高射炮,也是唯一一種射高超過了4000米的高射炮,而40毫米高射炮的射高大概就只有3500米,這很難有效的攔截俯衝轟炸機。而120毫米高射炮因為仰角不夠,往往也無法對付已經飛到艦隊上空的俯衝轟炸機。另外”20毫米高射炮的射速太低(單門跑的射速不會超過每分鐘二十五發),近距離防空作戰中的效率非常低。80毫米高射炮正好填補了這個漏洞,其射高達到了5500米(陸軍型的還要好一點),足以攔截俯衝轟炸機,仰角也足夠的大,可以對付頭頂上的轟炸機。另外,使用自動裝填機(陸軍型沒有)後,其大射速達到了每分鐘四十五發(彈彈匣容彈量六發,所以實戰射速沒有這麼快),所以80毫米高射炮又被海軍官兵親切的稱呼為“大口徑機關炮”。

12架bd突破80毫米高射炮的攔截時又損失了5架,只有7架進入了俯衝航道,結果又有2架被40毫米炮彈與20毫米炮彈集中,結果連炸彈都沒有投出去,而投出炸彈的5架bd只有3架逃了出去,另外2架投彈後就被擊落了。

海面上,tbd的進攻加困難,航母護航這一側的兩艘巡洋艦上的所有40毫米高射炮,20毫米機關炮都將炮口對準了這11架tbd結果,這11架tbd只有5架投下了魚雷,而且終只有一架改出了攻擊航道,逃了出去。

炸彈與魚雷的夾擊下,“呼倫湖”號航母迅速開始轉向。司令艦橋外的雷少卿也被拖進了司令艙,當炸彈呼嘯著落下的破空聲傳來的時候,所有人都緊張了起來,bd的投彈高度只有500米,雖然只有三枚炸彈,可美軍俯衝轟炸機的投彈命中率肯定三成以上,那就意味著,至少要有一枚炸彈命中航母!

第九卷大洋鐵流第五十八節接踵而至

看到航母上冒起的濃煙,雷少卿極力保持著鎮定。損管隊已經出場了,正努力控制著大火,而之前還做劇烈運動的航母正開始減速。得益於航母優秀的設計,那枚1000磅航空穿甲彈只穿透了航母的裝甲飛行甲板,然後下面的三號機庫爆炸,衝擊波破壞了後半段飛行甲板,飛行甲板上留下了一個直徑大概五米的大洞,另外周邊的鋼板都朝上捲曲,黑煙就是從這裡面冒出來的。因為航母的動力系統受到的損傷不大,中彈之後,航母還奮力躲過了五條魚雷,tbd的攻擊全都落空了。

周圍的護航戰艦正準備靠近,為航母提供幫助,航母上的損管人員也迅速的搶救著這艘航母。挨炸後,大火對航母的威脅大,如果火勢蔓延開的話,就會威脅到航母的彈藥庫與燃料庫,首先就得控制住火勢,撲滅了大火之後才對航母受創的部位進行修補。

“大火已經得到控制了,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來清理現場,撲滅餘火。”常薦很快就去弄清楚了情況,“飛行甲板僅能夠利用前半段來回收戰機,前面兩座機庫沒有受到影響,不過,我們只能用回收網了。”

回收網是航母上的一種備用降落裝置。一般的情況下,戰機是利用飛機尾部的著陸鉤來掛住航母飛行甲板上的阻攔,讓戰機航母上降落的,而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戰機受損,著陸鉤無法放下,或者是飛行員受傷,無法保證將著陸鉤掛到阻攔上的時候,就要利用設定飛行甲板中部偏前位置上的回收網。回收網實際上就是一張結實的大網,一般用高強度纖維編織而成,很像是漁網。只是要結實得多。戰機著陸時直接撞進回收網裡,然後減速。這隻有緊急情況下才使用,而且回收網也就多回收幾架戰機而已,難以大規模使用。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