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英見麓川軍營地堅固,沒有倉促發動進攻,而是在麓川軍營對面設立營寨工事與其對峙。
隨後,明軍三百名鐵騎出營挑戰,麓川軍派出步兵數千人、戰象三十餘頭出戰。
麓川的領軍將領乘坐戰象直衝明軍陣列,雲南前衛指揮張因率領前鋒騎兵五十餘人直衝對方戰象。
張因發騎弓射中敵將乘坐的戰象左膝,戰象受傷撲倒後,麓川將領被甩落,之後被明軍騎兵射殺。
明軍三百名騎兵趁勢全軍突擊敵陣,麓川軍抵擋不住徹底崩潰逃回營寨。
此戰,明軍告捷,斬首數百級,大大打擊麓川士氣。
然而,這一戰殲敵有限,並沒能打破定邊府的圍困。
之後,沐英召開軍事會議,他認為這次麓川攻打定邊是有備而來,兵馬眾多、聲勢浩大。
而定邊被圍攻,已經快支撐不住。
如果不能速戰速決,拖下去此消彼長,定邊很可能失守,那時候局勢將不堪設想。
於是眾將一致同意,發下戰書,次日與麓川軍作總決戰。
第二日,明軍分為三隊,都督馮誠領前隊,都督同知寗正領左隊,湯昭領右隊。
沐英發下軍令,“退後者必斬”。
麓川軍除了留下少量兵力圍城,也全部出營與明軍決戰,陣勢龐大,如同汪洋大海,一眼望不到邊際。
兩軍相遇後,麓川軍便驅趕戰象衝陣。
其戰象全部身披鎧甲,背上立有戰樓,象兵便立於戰樓射箭。
戰象左右兩旁又各有短槊一根,配合戰象衝刺。
沐英一聲令下,火銃兵紛紛開火,硝煙瀰漫。
神機箭也紛紛向麓川軍發射。
麓川步卒聞聲,不知何物,紛紛膽寒。
對於火器,麓川這邊明顯缺乏足夠的瞭解,畢竟西南地處偏遠,訊息傳播不易,很多情報,還停留在蒙元時期。
然而戰象經過嚴格的訓練極為悍勇,起初竟然不怕火器,頂著火炮火銃,嚮明軍繼續衝擊而來。
明軍按照計劃擺成三列,用火器迴圈射擊,這便是沐英操練之下,大明得以征戰天下,連番得勝的火銃三段擊。
在火銃三段擊下,戰象漸漸受到驚嚇,全部調頭回奔,麓川軍龐大的陣勢遭到戰象衝擊,中軍飛速向內塌陷。
此時,訓練有素的麓川騎兵隨即如同利箭一般,從兩側的山坡居高臨下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