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5章:對朱高熾的看重 (2 / 4)

而朱英在和朱高熾的交談過程中,也發現其哪怕是節食減肥,也已然改變不了越發肥胖的現實。

真就是那種,喝水都會發胖的感覺。

也就是說,在最初的朱高熾這裡,是一個文武雙全的藩王長子。

兩個弟弟更是遠遠不如。

只有在肥胖後,走路都開始氣喘吁吁時,這才讓朱高熾靜下心思,好好讀書。

時間一長,便就養成了喜靜不喜動的性格,再加上他自幼的生活就是錦衣玉食,這才使得他後來變成

了大胖子身材。

很少有人知道,作為燕王朱棣長子的朱高熾,其實在軍事天賦上,也有自己不為人知的一面。

歷史上,直到朱棣造反的那年,才被顯露出來。

朱允炆繼位後開始嚴酷地削藩,幾位藩王被廢,而朱棣最終也被逼起兵反抗,發動了靖難之役。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後,把兩個驍勇善戰的兒子朱高煦和朱高燧帶到前線一起征戰,而讓朱高熾鎮守大本營北平。

當朱棣在前線征戰時,朱高熾則坐鎮北平為他鞏固後方,同時提供強有力的後勤補給以及軍需保障,使得朱棣能夠全身心地與朱允炆的軍隊征戰。

這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穩定的糧草對於軍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朱棣在靖難之役中,從未因為糧草的問題出過差錯。

單單就在這一點上,足以看出朱高熾在內政方面,非常的優秀。

而軍事才能的體現,便就是在李景隆率大軍奇襲北平時。

當時朱棣在大寧奪取朵顏三衛,北平只有朱高熾率領的兩三萬老弱殘兵鎮守,朱高熾卻能不慌不亂,憑藉天氣優勢,冰凍北平城抵禦住了李景隆的強攻,最終拖到朱棣援軍到來擊退了李景隆,立下了汗馬功勞。

在李景隆戰敗後,文臣方孝孺又給朱允炆建議離間計,離間朱高熾與朱棣的父子之情,方孝孺建議讓朱允炆大張旗鼓的下旨冊封朱高熾為燕王,只要朱高熾獻出北平歸順朝廷,朱允炆對朱高熾既往不咎,將由他繼承燕王之位。

方孝孺的離間計確實高明,不管朱高熾接受不接受朱允炆的勸降冊封,只要這件事大張旗鼓的宣傳出去,就能離間朱高熾與朱棣的父子之情,如果能讓朱高熾與朱棣父子之間產生內訌,那朱允炆就能輕鬆平定朱棣了。

不過朱高熾卻沒有中朱允炆的離間計,當朱允炆的冊封使者和詔書抵達北平之後,朱高熾連看都不看,直接命人把使者和沒開封的詔書一併送到前線交給朱棣處置。

朱棣本來在朱高煦、朱高燧兩兄弟的挑唆下差點中計了,直到看到朱高熾送過來沒開封的詔書才打消了疑慮。

在靖難之役中,正是朱高熾成功地鎮守住了朱棣的大本營北平,才能讓朱棣安心地帶著朱高煦、朱高燧兩兒子和其他將領大殺四方,而後勤補給都是由朱高熾負責提供。

因此朱棣靖難之役能夠成功,至少有朱高熾四成的功勞。

朱棣五次北伐蒙古期間,外加他準備遷都北平時期,他都讓太子朱高熾在南京監國,這也讓朱高熾可以先後監國六次,朱高熾累計監國十餘年,史稱朱高熾監國。

要知道朱棣在位總共才二十二年,朱高熾監國的時間幾乎佔據了朱棣在位時間的一半。

朱棣在位時期基本軍權由他掌控,而政權他則基本交給朱高熾處理,所以後世都戲稱朱棣不過是兒子朱高熾麾下的威武大將軍,專門負責打仗而已。

也確實如此,所以別看朱高熾在位僅十個月,而他實際執政的時間遠比在位時間要長,朱棣打造的永樂盛世其實至少有朱高熾一半的功績。

可以說朱高熾在監國時期政績斐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