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孫殿下回宮的訊息,在次日就傳播了開來,有心之人,幾乎全都知道了。
燕王府中,王妃對大兒子朱高熾說道:「熾兒,或許你該入宮去看看你大兄了。」
「現在你父王在倭國征戰,後方這邊,全都指望著咱們了。」
「即便沒有什麼好處,也不能有太大的亂子。」
關於草原上的問題,一直在關注之中。
也明白這次太孫回來的目的。
「孃親,大兄這才回來我就過去,怕是不太好吧。」朱高熾扭捏著身子,有些遲疑的說道。
實則他是一直很不喜歡,以帶有目的去接近大兄。
雖然現在的朱高熾年紀不大,但是因為經歷的緣由,已然有了很沉穩的感覺,也有著自己的一些想法。
孃親的意思,他自然是明白。
哪怕不是說讓大兄向著父王,但至少在有感情的羈絆上,能夠不會那麼對父王暗中下手。
可在朱高熾的心裡,大兄是一個很好的人,從來就沒有說要對父王如何。
哪怕是從行為上來看,除了道衍法師的事情之外,其他方面大兄都是儘量的滿足了父王的想法。
徐儀華聽到大兒子這般說,先是眉頭微微一皺,而後才舒展開來說道:「熾兒,有些時期,是咱們不能去賭的。」
「因為一旦賭輸,可能就什麼都沒有了。」
「只要能夠爭取到的,我們一定要去爭取,為娘知道,你不想在太孫那邊,過多的去幹預,但是你要明白,無論你父王再怎麼對你有所偏見,他都是你父王。」
「除了在世子這塊的事情上,你父王確實有些自己的想法,但是除此之外,你父王未曾有半點虧待於你。」
聽到這話,朱高熾連忙回道:「孃親,我不是那個意思。」
「我只是覺得表現得太過於明顯,容易引起大兄的不滿。」
徐儀華看著自己的長子,微微沉默。
其實對於朱高熾,徐儀華一直都非常的喜愛。
朱棣與徐儀華是自幼的娃娃親,少年夫妻,感情非常深厚。
在洪武十一年時,年僅十六歲的徐氏為十八歲的朱棣生育了長子朱高熾。
就憑朱高熾的母系家族關係,他是徐達外孫的身份,他的母系家族出身遠比當時一般皇孫要高貴得多,像是他的堂兄,後來的建文帝朱允炆母系家族,太子妃的呂氏,也都遠遠不如。
自出生之時起嫡長子的身份就註定了朱高熾會獲得朱棣和徐氏的重視,朱棣夫婦十分重視朱高熾的素質教育,自幼就讓他涉獵騎射和儒家經典,培養他的文物能力。
由於朱高熾從小飽讀儒學經典、寬仁厚義又推崇仁政,因此朱元璋很喜歡這個孫子,曾經會誇獎於他。
朱高熾的肥胖,並非是懶惰形成的,在朱英看來,大約是一種隱形的病症。
因為朱高熾小的時候並沒有這麼胖,幼年的朱高熾還很有勇力,頗精於騎射功夫。
在北平認識的時候,朱高熾已然有些胖了,但還沒到說走路都需要別人攙扶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