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賬目,得要重新劃分一番,包括收取的過路費,也得要合情合理,不可多收,亦是不能少收。」
「現在你們做得就很不錯,既然收了錢,那就得辦事。往後這漕幫的賬務問題,就交給群英商會一同處理。」
「綜合的利益,七三劃分,本宮七,漕幫三,可有什麼問題?」
柴白頓時頭搖得跟撥浪鼓似的,哪能還有什麼意見。
朱英笑著說道:「其實你們說得倒是沒錯,確也是本宮的嫡系,但是從今往後,可不能再打著本宮的招牌做事了。」
「方才本宮說的這些,也不會說給你們半分的令旨,這錢財,也不是說送到本宮這裡,而是你們跟群英商會分了,能聽明白嗎。」
柴白磕首道;「臣明白。」
朱英點點頭:「若是你們犯了什麼罪過,也莫要指望著本宮出面給你們解決,壞了規矩的幫眾,自然該如何懲戒就如何懲戒。」
「不僅是在貨運上邊,包括各地商會,各個世家,官府官員的情報,你們也要進行收集,這些方面,到時候本宮會讓錦衣衛過來與你們對接。」
話說到這份上,朱英的思路已經變得清晰起來。
其實簡單來說,相當於把漕幫變成了一個地下的情報組織。
而其他的方面,就是利用衛所的名義,壓制各地的官員了。
不得不說,在現如今這種皇權不下鄉的情況下,漕幫的作用,比之官員要靠譜多了。
而且行事起來,也沒有什麼顧忌。
這種事情,官府是人,根本是沒有可能辦下來的,國情如此,雖說有些隱患,但目前來說,只能是不得已而為之。
這裡面的糾扯,說多了便是涉及到皇權本身的侷限性了。
皇帝本身的權力,並非是體現在百姓身上,而是同為統治階級的地主這塊。
朱元璋之所以能夠乾坤獨斷,哪怕是朝中大臣,也是說殺就殺了,最為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團結了大明多數地主階級,得到了他們擁護。
哪怕是官員任職,像是什麼縣太爺,知府老爺,他們本身就是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而且往往這些官員,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跟當地的地主們搞好關係。
若是關係鬧僵了,或者是過了頭,地主們一鬧起來,簡單點說就叫民不聊生,一些政策,根本就無法通行下去。
當然,地主階級是一個統稱,每個地方的地主,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矛盾。
不存在說一棍子打死的情況。
包括村跟村之間,還會因為搶水的事情發生械鬥,更別說地主之間了。
而現在朱英的操作,就是要繞開地主階級,形成一股全新的勢力。
隨著大明各地工業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農人改換了身份,變成了工人。
平日裡的生活,也不是說指望著那一畝三分地了,目前的社會階級,正在悄然的發生著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