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別提現在的集體利益。
劉三吾作為過來人,非常清楚。
打江山靠武人,治理江山靠文人。
現在的大明,戰事不少,武人的地位,很難有所撼動。
以陛下的性子,武人和文人之間,若是矛盾過大,只會選擇平文人,安撫武人。
“下面有些人,心裡頭可能不甘心,用不用提醒一番?”白信蹈開口說道。
劉三吾點頭道:“莫要白白送了性命,尤其是五軍都督府那些人,真要惹急了,宗族怕是都不得安寧。”
話比較委婉,實則要是哪個衛所,找個由頭,偷摸將宗族都給屠了,即便事後被陛下責罰,又有什麼意義。
張信,白信蹈心有餘悸的對視一眼,沒過多久,便就離去。
.....
“這個軍事學院,炆兒你一定要想辦法進去。”
春和宮後殿,呂氏沉聲說道。
“娘,為什麼。”朱允炆有些不解的說道。
他對於武人,一向是沒有什麼很好的感官,也不喜歡去管理那些事情。
哪怕是說現在的軍事學院,如同國子監一般,但朱允炆並沒有任何興趣。
早朝的時候,聽到這個訊息,也就隨口跟孃親說了聲,沒成想孃親有這麼大的反應。
呂氏解釋道:“這個軍事學院,不管未來如何,目前來說,是集中了整個大明所有出名的將軍。”
“不一定要學到什麼,但是不用多想,這第一批能夠進入的學子,要麼是身份高貴,要麼是天賦驚人。”
“咱們娘倆,想要去藩地,就必須要有值得信賴的將士跟隨,而軍事學院,就是最好尋找的將士的地方,想必那裡,將會是在軍事上的大才,所集中之處。”
“只要你能邀到數人跟隨,往後在藩地裡,也要輕鬆少許。”
“蠻荒之地,不比咱們大明人才輩出,那些土著一個個,沒什麼禮儀廉恥,什麼事情都能幹得出來。”
“雖然為娘這裡有著一些準備,但到了外邊,誰知道是個什麼情況,自然要多多拉攏一些人才。”
朱允炆有些不情願的說道:“那等蠻荒之地,能有什麼事情,再者說我應該也沒這麼快就能就藩吧,至少得一兩年,甚至兩三年。”
“哪怕是按照往前的慣例,也大概是兩年後了,還有很長的時間。”
呂氏搖頭道:“你目前是太孫親弟,陛下皇孫,憑著這個身份,在軍事學院禮賢下士,定能收穫一批人心。”
“若是等到大家全都知曉你要去就藩,那個時候就完全不同了。”
在培養感情這塊,呂氏看得非常通透。
只有和一些看好的將士提前成了朋友,到時候才能帶著一起走。
平時不聯絡,就藩才找人,哪有這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