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明開國以來,對於商人種種打壓的措施,就非常的清楚。
現在太孫提出興商之舉,竟然沒有讓陛下勃然大怒,反而思索其中的可能性。
這完全又是一個馬皇后呀。…。。
!心裡頭有些慰藉,至少陛下不會跟從前那般嗜殺了,身邊也能有可以勸阻之人。
只是這話,肯定不能說的,便就拱手作揖道:“老臣聽著陛下跟太孫談論商道之事,只感覺雲裡霧裡,似懂非懂。”
“或許是老臣年邁,腦子有些糊塗了,對於此事,真不知曉該如何回答。”
聽著這話,朱元璋原本想要斥責幾句,不過看著湯和的老態,想起方才一起聊的幼年往事,心裡頭不剩唏噓。
嘆息道:“誒,咱們都老了,現在這天下,也該是年輕人的天下了。”
“大孫吶,你便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吧,是對是錯,也沒多大關係,即便錯了,往後再改,也是來得及。”
湯和聽著這話。頗有些無語。
方才在乾清宮的時候,是誰還在炫耀自己寶刀未老來著。
回想起來,也就相差兩歲,可這身體,何止相差十載。
十年前的自己,可也是這般龍精虎猛的。
只可惜,兒子一個個戰死,剩下兩個獨苗孫子。
如今整個湯家,頗有些後繼無人,自己這殘破身體,已是有心無力了。
想到這裡,湯和一臉哀傷。
朱元璋看著湯和哀傷的神情,以為是有所同感,想起現在湯家的情況,對這個曾經並肩作戰的老兄弟*,又多了幾分憐憫。
“老兄弟,你那大孫如今也差不多是及冠的年紀了,你看咱這邊,可有中意的孫女,咱們便就再結一次親家吧。”
朱元璋想了下說道。
聽到這話,湯和麵色驚喜,連忙跪下磕首:“謝陛下隆恩。”
湯和沒有想到,今日竟然還有這般意外之喜。
早些年,湯和的長女,就嫁給了十皇子朱檀。
比起朱標,朱棣,朱允炆這些人來說,十皇子朱檀的名聲很小,甚至歷史記載也不多。
然實際上,朱檀是生母是郭寧妃,從小就非常得朱元璋的寵愛。
郭寧妃先前生了兩個女兒,直到洪武三年。才有朱檀的出生,那個時候還沒有長孫朱雄英,太子朱標已然十六歲及冠,可獨擋一面。
自然這個小兒子,朱元璋要疼愛得多。
馬皇后沒有母族親戚,後宮之中,若論母族勢力,自然是郭寧妃為第一。
她的兒子,得百般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