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思索一番後,朱英回道:
“爺爺,孫兒在檢視戶部的財政支出後,發現整個驛站對於大明的負擔,非常之嚴重,甚至比都上軍餉開支的大半。”
“可孫兒心中也很是清楚,驛站對於咱們大明,是絕對重要且不可缺少的。”
“就現在的情況而言,驛站的開支誠然可以承擔得起,可孫兒心中擔憂著,若是往後的大明,遇上天災人禍,亦或是其他問題。”
“後世哪個不肖子孫,腦袋一熱,把整個驛站都給裁剪撤銷,那豈不是自毀我大明根基。”
“所以孫兒就一直在想著,如果驛站能夠像爺爺定下的軍戶制度那般,能夠自行填補錢財開支,甚至還能有所盈餘。”
“那後世子孫對此。自當只有看重,而沒有忽視之憂了。”
朱元璋聽著這話,心裡頭非常的欣慰。
常言道有備無患,防患未然。
目前的大明在朱元璋看來,已經是非常不錯了,曾經還缺銀子花銷,現在大孫基本上也解決了這塊問題。
大明寶鈔的價值,也不在不斷的上漲之中,按照目前的情況,要不了多久,便就跟金銀同價了。
大孫能夠不斷的去探索未來大明國運之事,這說明具備長遠目光。
有孫如此,爺亦何求。
不過作為皇帝*,朱元璋自然不會說輕易答應,多少也得提點幾句。
“大孫當知道,驛站營收之處,無非在於道路關隘,貨物運輸,而其中收益最大者,唯有商人。”
“商人不事生產,若天下雲從,何以安國。”
聽到老爺子的話,朱英思索片刻後道:“重工興商。”
“目前商人禍端在於囤貨居奇,投機倒把,妄圖不勞而獲,孫兒重製大明律,另立大明民法章。”
“但凡擾亂市場,哄抬物價,以暴利為營者,皆為觸犯,處以罰金勞役之刑。”
“商業應該得到有效的引導,在往後的商業建設中,當以工業造廠為主。開房民辦,盈虧自負。”
朱元璋聞言,陷入沉思。
自古以來,士農工商,數千之中原階級。
現在大孫做的事情,卻是要把工商業扶持起來。
對於朱英來說,自然知曉這是大國興起之必然,而對於朱元璋來說,卻是一條看不到未來的嶄新道路。
“老兄弟,你也跟著咱一起走過來,對於此事如何看。”
思索間朱元璋的目光掃過背景板的湯和,便就順口問道。
湯和聽到這話,相當無語的同時,也有些震驚。
朱元璋是個什麼性子的人,湯和最為清楚,對於商人,從小就是深惡痛絕,恨不得全部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