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5章:盡誅九族!(大章求保底月票) (3 / 9)

陛下那邊,好歹是跟著幹了幾十年,功勞苦勞都不少。

可太孫這邊,他算是領教了,真就是無形之中,就給入了套。

一套套下來,殺人不見血,莫名其妙自己的兵權就全部被收走了,包括弟兄們的權勢,也是大大削弱。

且軍中人人歌頌,大夥也沒個脾氣能發出來。

這手段,身在局中不知覺,過了後再回想起來,後背都得溼透了。

藍玉等人離開後,錦衣衛眾人才算是鬆了口氣。

現在的錦衣衛,反倒是沒有之前那麼強勢了。

若是以前,別說是涼國公了,即便是藩王,哪裡敢私闖。

只是目前太孫在位,局勢有些不明朗,誰也不知道,太孫殿下將會傾心於哪個衙門。

錦衣衛之所以這麼強勢,還不都是因為陛下信任。

....

宮廷中,此刻朱元璋和朱英正在談關於春節後的安排。

“你說的這個邸報,倒也不是不行,只是咱覺得效果甚微,倒是以銅製字這個法子,確挺不錯。”

朱元璋聽完大孫講述的想法後,開口說道。

方才,朱英跟老爺子透露出,想要辦一個民間邸報,相當於半官方的那種。

除了部分朝堂中可以公開的資訊,其餘像是一些風土人情的介紹,還有一些新鮮趣事,都可以刊登在上。

自然會有人員,嚴格把控上面的詳細內容。

其中為了更好的印刷邸報,或者說擴充套件邸報的銷路,朱英提出改革活字印刷術。

自從漢朝蔡倫改良紙的生產以後,書寫材料比起過去用的甲骨、簡牘、金石和縑帛要輕便、經濟,但是抄寫書籍還是非常費工的,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

到東漢末年的熹平年間,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北宋慶曆間畢昇發明的泥活字,標誌著活字印刷術的誕生。

元代王禎成功創制木活字,又發明了轉輪排字。

現在便就是朱英提出銅活字,可以更加持久方便的使用。

目前大明所盛行的大多都是木活字,唯一的缺點就是經常浸泡在墨水中,普通的木材容易受到腐蝕,損壞,需要經常性的更換。

好用的木材,成本過於高昂。

如若採用銅製,在持久耐用這塊,強上太多。

聽到老爺子對於邸報沒多大興趣,朱英癟癟嘴。

其實就目前的市場來說,邸報的作用確實不算大。

一則是讀書識字的畢竟是少數,受眾過於侷限,八九成的大明人,幾乎都不識字,哪怕是朱元璋已經開辦了義務教育,但真正能夠讀書的少之又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