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基本上也很少,所以相對來說要清閒許多。
前面宮殿,老爺子正召集各部尚書,學士,在討論關於來年糧種如何安置的問題。
包括一些新的佈局,賦稅,等等情況。
戰爭一開始,後勤的保障,就絕對不能出問題,如何讓現在國庫供給前軍,和夏糧之間的銜接,這些事看似瑣碎,卻極為重要。
“殿下,道衍大師那邊有信傳來,說是已經解決了糧食的問題,明年征伐倭國,當為先鋒,幫大明這邊,牽扯倭國兵力。”
葉月清說道。
朱英聽著這話,稍稍有些好奇的問道:“道衍是怎麼將糧食問題解決的。”
葉月清聽到這話笑道:“道衍大師不拘泥於顏面,直接傳書李成桂,若是不給足夠的糧食,他就只能帶著大軍,回王都過正旦了。”
“李成桂聽到這話,嚇得連夜安排糧食籌備,第一批糧餉在接到傳信的第三天,就已經開始出發了。”
朱英聞言也笑了,道:“道衍此人,不問民生,只言勝敗,這李成桂也算是識趣,若不然道衍絕不會有半分猶豫,強行調集兵馬回高麗王都。”
“李成桂心裡頭清楚,一旦道衍返回,一場大戰在所難免。輸贏且放在一邊,以道衍的性子,定然會一路搶掠過來。”
“真到了那時候,李成桂哪怕是贏了,整個高麗也算是千瘡百孔,這代價,李成桂他承受不起。”
打蛇打七寸,道衍這是拿捏住了李成桂的弱點。
現在的李成桂,只想坐收漁翁之利,肯定不能跟道衍對著幹。
高麗這邊的事情解決,朱英也算是心中落了地,雖然他知曉道衍肯定會有辦法。
“殿下,倭國那邊有情報傳來,似乎對於明年我等征伐之事,已然得到了訊息,便是現在這個時候,都已經開始徵兵。”
“不過現如今倭國那邊的日子也不算好過,連年大戰,兵員緊缺,且目前冬季,比我們這邊可冷得多。”
葉月清簡單的講述著倭國那邊的情況。
現在的倭國,在大明這邊的看法中,應該是處於一片恐慌中。
畢竟他們本來人口就不多,還因為內戰損耗之大,剛恢復不到一年。
然實際上,倭國的百姓不談,上層的貴族們竟然極為興奮。
他們相信有神庇佑,看似強大的大明軍隊,絕對會被颱風毀滅,高麗那邊,倭國從來就沒輸過,哪有什麼擔心的。
反倒是很多流浪武士,感覺這是一個機會,在這次戰爭中,不僅能夠掠奪足夠多的功勞,後面還能入侵大明,奪取財富。
而且,朱英從來不曾小看倭國武士的實力。
盲目不大不可取,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因為倭國所在島嶼,多為火山爆發地帶,所有的倭人,心中就有一種危機感,好似明日整個倭國就要徹底沉沒了一般。
加上各種神神鬼鬼的傳說故事,基本上一個村就有一個神靈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