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是很複雜的,即便是朱元璋也是如此。
最是無情帝王家。
他想大孫殺伐果斷,又想大孫兼愛包容。
若是大孫選擇將此事,牽連至老四,允炆身上,欣慰之餘,難免有些遺憾。
現在如此選擇,似乎在皇帝位上,少了些不擇手段,卻多了很多人情味。
“你四叔的本事咱清楚,還是很足夠的,現在李景隆這小子,也是鐵了心的去幫他,海外倭國,看似荒蕪貧瘠,卻有先天優勢,易守難攻。”
“加上倭人兵源隨意取用,無須顧忌太多,大孫就不怕,往後多年,你四叔起軍數十萬,甚至百萬,反攻大明,奪取帝位嗎。”
朱元璋問道。
這次的問話,算是非常直接了。
從前朱棣的一些事情,只不過大家心中清楚,從未被擺在檯面上來過。
朱英聞言,卻是笑了,道:“大明享有疆域千萬裡地,口計更有六千餘萬,反觀倭國,不過彈丸之地,且另有二叔,七叔掣肘。”
“若是如此四叔也能興兵成事,這大明,便是讓與四叔又如何。”
朱英的話語中,是止不住的自信。
朱元璋聽著也笑了,老四真有這個本事,哪也沒什麼多話好說。
往後不知道,現在的大孫,堪堪十八歲的年紀,少說都有數十年光陰。
老四年紀也大了,想要熬過大孫,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治理天下這塊,大孫可要比老四條理清晰多了,軍事天賦暫且不提,單單在練兵這塊,便就是無與倫比,加上一眾老將歸心,朱元璋實在是想不到,老四有什麼可能,可以從倭國反攻大明。
若是真能成,便就像大孫所說,讓與老四又何妨。
算起來,也是肉爛在鍋裡。
謀刺太孫的風波,似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消散了。
次日許多百姓想起,這一切來得太快,又結束得太快。
烈日之下,連血腥味,也是快速的消散。
往前的大案,少數都是持續數月,甚至一年,這才過三天,就無人再次談及此事了。
不過隨之而來的,便是對神秘的太孫殿下的討論。
茶樓裡熱鬧無比,已經有許多嗅到商機的說書人,連夜編造有關於太孫殿下的版本,搶奪熱度,開始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