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奴兒干,各族甚多,我大明漢人稀少,又初苦寒之地,民眾窮兇極惡,倘若是得了訊息,佔據了這上好黑土,便是我大明,偌大之損失啊!”
劉三吾的語氣,充滿著懊悔。
眾多大臣聽了,也都是紛紛點頭贊同。
而在這文武百官上首,眾多親王中,半眯著眼睛的朱棣,徒然睜開。
遼東臨近北平,他對那裡的情況,最為清楚。
父皇所言之黑土地,朱棣也是看到過的,但是從來沒有想過,這些黑土竟然如此肥沃。
一時間,朱棣對於去倭國的心思開始變淡。
‘若是能留在北平,鎮守遼東,那該如何。’
想到這裡,朱棣心中就有一絲後悔。
朝堂上,朱元璋哈哈一笑道:“愛卿多慮了,這黑土可不是說幾百畝,幾千畝,據探查,其黑土所佔,當有百萬裡地往上,皆是上等肥沃之地。”
“如此之大,須以數十萬人方可,這般動靜,又豈是能瞞天過海。”
劉三吾聞言道:“是臣孟浪,杞人憂天了。”
說完,便退了回去,面色上亦是有激動神色。
這奉天殿中,不管是哪位大臣,在愛國這塊,指定是沒有問題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誰還不想自家的國,更加強盛呢。
哪怕是貪官,也希望如此,總得貪起來也容易點不是。
此時,兵部尚書茹瑺上前一步作揖道:“陛下,臣有上奏。”
朱元璋道:“准奏。”
茹瑺高聲道:“啟稟陛下,如今我大明大軍,業已有近五十萬調往東南沿海,更兼有十數萬水軍共同前往。”
“各地造船廠,便也在大力趕製海船。只等年後開春,征伐倭國,以討不臣。”
“而今遼東奴兒干,現沃土百萬裡,所屬大軍,定然不是小數,若再行調遣大軍,雙邊行事,則我大明內陸空虛。”
“更有陝西反賊,佔據一方,也待以大軍鎮壓叛亂。”
“兩權相害取其輕,是以臣認為,可否暫行征伐倭國,先行鎮守遼東奴兒干。”
茹瑺這話一出,朱元璋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其實茹瑺的話,並沒有什麼問題,站在他兵部尚書的角度上看,將大明大軍,兵分三路。
伐倭,平反,鎮遼。
呼叫大軍數以百萬計。
若是盡皆順利,那自不必多說,可為為將者未慮勝,先慮敗,故可百戰不殆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