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26章: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2 / 3)

因為彼時的南北,連文化,習俗,語言,甚至是衣著制度,已經完全迥異。

這便是朱元璋嚴格規定穿衣制度的緣由所有,只有強勢的制度,才能讓北方民眾歸心,逐漸迴歸到漢家之文明中來。

僅僅憑藉這一點,老朱的在歷史上的地位,就無可撼動。

即便是他屠殺功臣,即便是他暴躁狠厲,手段殘忍。

那又如何。

從後世的角度看,洪武三十年發生的南北榜事件,雖有不少冤屈,可也是為了南北漢家之一統。

聽著老爺子的話,朱英重重點頭。

漢家不收難民,便是由此而始,即便到了後世,有歷史之前車之鑑,也當如此。

“孫兒心中謹記,此次引渡之外民,在數量上當會以嚴格控制,其中選精英人才,未有一技之長者,當無船票可言。”

“五胡亂華,凡我漢家子民,誰能忘卻。爺爺一統華夏,復我漢家疆域,是以當千古傳頌,孫兒也倍感驕傲。”

朱英眼中帶著崇敬的目光。

上輩子已經作古,這輩子能成為朱元璋的長孫,對於朱英來說,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

朱元璋便是已經聽慣了這般歌頌之言,但在自家大孫口中說出,味道就完全不一樣。

眼睛都笑道咪成了一條縫隙,下意識撫摸鬍鬚,怡然自得。

此時已是正午十分,豔陽高照,如同這大明王朝,鼎盛巔峰。

朱元璋再次囑咐道:“大孫,咱也明白你的心思,不想過於浪費人才,可要知曉,這皇家威嚴,不是靠施恩所得,這天底下的白眼狼,不要太多。”

“鬥米恩,擔米仇,一味地懷柔,只有讓別人越發得寸進尺。這八百餘官員押送至京師後,自然可送往海外就藩,但也得以血腥手段,震懾諸民,方可成效。”

聽到老爺子的話,朱英也意識到自己的心態問題。

在西域邊陲時,朱英堪稱殺伐果斷,在那裡生活著的,畢竟都是異族他民。

而在朱英的潛意識中,自己便就是華夏人。

人在異地,尤為思鄉。

在朱英的眼中,大明之漢人,皆為同胞,不當以屠戮同胞為樂。

在西域,草原,大漠,更是對漢人同胞,施以諸多援手救助。

現如今在老爺子的提醒下,這才清楚明白。

帝王之道,從來不是心慈手軟,唯有恩威並行,才能得以長盛久治。

“爺爺的意思是,當如何處置。”朱英如夢初醒,而後問道。

朱元璋心下琢磨一番道:“大孫為諸皇叔著想,自當無錯,也所應當,依咱所見,八百餘官員,當斬半數,以儆效尤,餘者留作藩王治理地方足矣。”

要說還是老朱狠,管你什麼情況,直接先殺一半再說。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