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去京師而不是自己去,因為他們非常清楚,如果不依託於朝廷,單單憑藉著自己,即便是道教所有人都聯合起來,恐怕即便是能夠去到東勝神州,那也是死傷慘重,十不存一。
而在朝廷的手裡,現在已經有了完整的路線,安全程度顯然更高。
道教如此,佛教基本上也差不多。
他們並非是為了去東勝神州尋訪仙蹟,而是為了傳教。
因為洪荒神話體系的關係,導致現在佛教的香火正在不斷的下滑,其實佛教的一些主持想跟太孫聊聊,關於修改洪荒神話中有關佛教的事情。
但很顯然,這只是他們的一廂情願。
其實很多佛教的人也認為,太孫編纂的洪荒神話體系裡關於佛教之事,應該是真的。
畢竟本身佛教典故也比較零碎,而沿著洪荒神話體系裡佛教脈絡,又驚奇的發現許多事情居然能夠對得上。
即便是對不上的地方,佛教也認為是自己這邊出了錯誤,畢竟佛教流傳了這麼多年,還有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之爭,大乘佛教還有禪宗和密宗的區別,自然不可避免有些錯誤的地方。
洪荒神話體系裡,並沒有詳細講述誰是正宗,這也是為什麼沒有受到佛教抵制的原因。
一時間,大量的道士,和尚,紛紛向著京師趕過去。
朱棣想要去東勝神洲,朱樉和朱棡又何嘗不想。
明眼人都能看明白,大明肯定要對東勝神州進行開發,但是東勝神州又如此遙遠,註定大明對其將不會有太大的掌控力。
而眼下,藩王過去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不只是朱樉,朱棡,朱棣幾人,哪怕是其他的一些親王,都想著過去。
對於親王,也就是朱元璋的兒子們來說,除了當個富貴閒散王爺外,在大明已經很難有其他的選擇。
秦王等人的事情,也可以從中看出太孫的一些想法,哪怕是被封了藩王,如果被大明直接統治了,那還是得要搬家。
也就是說看似風光無限的藩王,實際上只能作為大明的屏障存在,如果不需要這屏障了,那麼換個地方繼續當屏障。
但是現在東勝神州給了他們一個新的選擇。
只要去到那裡,朝廷就管不著了,太孫也不可能說讓他們去換個什麼地方。
藩國世襲,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最為重要的。
“大孫呀,自從這東勝神州的訊息刊登上邸報後,咱這耳朵根子就沒有過清淨的時候了。”
“幾乎都是在跟咱說,想要去到東勝神州。”
朱元璋有些苦笑的對朱英說道,後宮現在朱元璋都有些怕去了,都在打這個主意。
“誰說不是呢。”
朱英也不由有些感嘆。
這幾日晚間,每次行房之後,都會有人吹枕邊風。
甚至是葉月清也在說東勝神州的事情。
雖然小文承未來是肯定繼承大明的,可葉月清也不是說生一個孩子就不生了。
這幾年來,因為全身心照顧小文承的關係,所以葉月清也就沒急著繼續生,現在小文承已經長大了,自然要開始生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