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倭國已經平定劃分四省,藩王的藩國位置開始變得尷尬起來,更何況倭國還有大量的礦藏在。
之前因為抵禦足利義滿,所以藩王們私下裡搞點小動作,也就不算什麼,現在足利義滿都已經被囚禁在了京師,這情況自然是不一樣了。
“高熾已經成婚了,還有了孩子,四處奔波也不像個話,不如待在京師這裡。”
“京師富裕繁榮,在這裡長大對於瞻基那孩子也不錯,能多一些見識,我去了看了小瞻基,一幅聰明伶俐的樣子,在京師能夠更好的培養他。”
朱英輕聲回道,同時伸手把蓋在老爺子身上的毛毯向上挪一挪,更好的遮蔽寒風。
朱元璋微微頷首,他知道大孫子的意思,這是要收回原來藩王們的藩國。
對於這樣的決定,朱元璋也並不意外,這其實對於自己那幾個兒子來說反而是個好事。
反倒是讓他們一直待在藩國,那才是壞事。
論手段,幾個兒子完全不及大孫子,自己在的時候還好,要是去了,怕不是一場叔侄大戰。
“咱聽說天竺很大,也算比較富庶,你幾個皇叔打仗的本事都不差,草原的蠻子都能打贏,天竺那些地方應該難不倒他們。”
“藍玉領了幾十萬軍隊過去,可以先行開啟局面,等這冬天過了,就讓你那幾個不成氣的叔叔們也過去吧。”
朱英聞言回道:“好,聽爺爺的。”
——
京師燕王府。
今天這裡來了一個特殊的客人。
之所以用特殊來形容,是因為曾經有很多年,他都一直生活在這裡。
“貧僧道衍,拜見燕王殿下。”
朱棣看著面前的姚廣孝,眼神中都有幾分恍惚。
當年,還是洪武十五年馬皇后病逝的那一年,姚廣孝就跟隨朱棣去了北平,一直在一起將近十年的時間,朱棣並沒有因為姚廣孝僧人的身份而有所看輕,反而是引為知己。
“道衍,一別多年,你鬍子都白了。”
到了今日,朱棣已然是有些唏噓了,如果不是朱英的關係,或許道衍會一直在自己的身邊出謀劃策。
上次跟道衍有所聯絡,還是最初討伐倭國的時候,不過最終兩人還是未能見面。
後來道衍就去了高麗,就更加沒有見面的機會了。
因為特殊的關係,加上擔心引起太孫的忌憚,所以兩人也並未有書信往來。
“貧僧本來就已經年歲大了,這般多年過去,自然是老了,倒是殿下,如今是越發的威風,亦如當年模樣。”道衍的語氣裡也有幾分感嘆。
他這般年紀,現在已經沒有多少朋友了,論知己,燕王朱棣絕對是算上一個。
“哈哈哈,你這老禿驢,外面風大,趕緊進屋喝茶。”
朱棣開懷大笑,得見老友,自當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道衍也不客氣,對於燕王府他可沒有半點陌生,當下隨著朱棣進了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