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火車出現的時候,就意味著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而這個時代將會大大的縮短人與人之間溝通的距離,同樣也意味著權力將會順著火車得到更大的延伸。
歷史上多少強盛的王朝,他們試圖掌控更多的疆域,但最後的失敗並非是因為本身的失誤,更大的因素是兵馬行進的速度,這導致遠離政治中心的地方,並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花費了巨大的代價,最後不僅要朝廷出錢糧去進行補足,貪婪的官員也可以輕鬆避開來自上方審查,誕生一個個土皇帝的存在。
然而現在將會完全不同。
“爺爺,我準備修建從東海沿著北境的石炭補給站,一直修建到最北邊的地方去。”
“現在我們已經有了這樣的能力,而在大海彼岸那一塊土地,或許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更加富裕。”
朱英開口說道。
朱元璋有些詫異:“遠征軍的那些人,有訊息傳回來了?”
十年遠征的計劃,距今已經過去了四年,如果不是朱英提及此事,朱元璋都快已經忘記了。
當然,這裡頭還關乎到藍玉長子。
當年藍玉回京後,為此還發了很大的脾氣,不過讓藍玉長子藍太平去參加遠征,可不是朝廷的意思,完全是他自己要參加,因此藍玉也不可能說牽扯到朝廷這塊。
最後只是發了一頓脾氣,罵了幾句不孝子外,也就沒有辦法了。
畢竟人都已經走了,能不能回來都不知道,再大的火氣也沒地撒去。
“自然是沒有回來,不過孫兒從西洋那邊得到了一些情報,有人似乎去過那片地方,當然,訊息並不是很準確,不過現在遠征軍已經去了四年還沒有回來,正是因為他們沒有回來,說明那塊土地確實很大,大到超乎我們的想象。”
朱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當然這完全是胡扯,只不過是為了找到一個更好的藉口和理由。
朱元璋沉思了一番,他覺得大孫的話有幾分道理。
當年可是去了五萬人,而且這五萬人都很優秀,哪怕是放在軍隊裡,只需要磨鍊一番就是精銳將士。
四年的時間,已經足夠走出很遠了,當年他們還是乘船出發。
要知道這都已經夠李景隆從西洋一個來回,並且李景隆還是一路停靠。
深思下去,就能發現遠征軍已經抵達的地方,必然是十分遙遠。
即便大自然的風險很大,朱元璋也覺得不可能說五萬將士全部折損在路上,這又並非是海上行軍,天災也不能讓全軍覆沒,陸地上他想象不到會有什麼危險。
即便是什麼大的野獸,在火銃和五萬將士面前也只能淪為食物。
至於人為那就更加不可能了。
五萬精銳將士對於一些小國來說,完全是能夠滅國的危機,就算是戰敗也不可能全部被殲滅,況且中原這麼大的領地,從來不曾聽說北境有什麼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