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們不能趁著這個時間段達成各自目的,那麼所有一切都來不及了。
——
高麗王都。開京城。
“大王怎麼可以受到倭人蠱惑,在這個時候突然冒出頭來,倭人的要求分明是要拿我們作為對抗大明的先鋒啊。”
“蟄伏如此多年,心血一朝成空,如果大王願意再隱忍兩年,我等必將可以一舉拿下全國,徹底將大明的勢力給趕出去。”
王宮裡,李成桂麾下大臣苦口婆心的說道。
就在數天前,李成桂已經是自立為王了。
他在起兵的當天,就已經是將原高麗王室屠戮一空。
不要小看任何一位開國皇帝,哪怕他是篡位來的。
要知道李成桂創立的李氏王朝,哪怕是到了後世在一直在傳承,哪怕只有名頭沒有實權。
而在當年朱英把大部分的暗勢力轉為明勢力交給姚廣孝統帥的時候,李成桂就已經在反手佈局了。
曾經被朱英拉攏的高麗臣子,其中有一部分又被李成桂拉攏了回去,甚至出現了不少兩頭吃的雙面細作。
這樣的變化跟朱英這些非屬於高麗族也有很大關係,從根本上來說,他們可謂是同宗同源,而大明一系代表的是外來勢力。
至姚廣孝離開,寧王朱權前去的時候,形成了一個權力交接的空擋期。
李成桂就是靠著這個空檔期暗中奪取了不少權力。
然而最關鍵的一點在於,他把原高麗王室的支持者幾乎全都給滲透了。
這也導致李成桂起兵的時候,寧王朱權救援不過來。
其實之所以有這樣的變故出現,跟朱英的關係分不開。
在早前,朱英只是一個走私商販,利用一些歷史大事件從而插入暗子提前佈局。
那個時候的朱英也是在西域,草原溜達,對於群英商會的掌控力很強。
而高麗也是朱英的主要滲透目標。
然而變化太大,走私商販的朱英突然就成為了大明皇長孫,尤其是在冊封太孫後,這格局和眼界都要隨著發生變化。
他再去把大量的心思放在高麗這麼個小國之上,而忽略大明本身,那豈不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不說倭國的天然仇恨有更大的吸引,單單是大明這遼闊疆域,哪一處不比小小高麗更為重要。
剛入手大明的朱英,那個時候大明寶鈔都要崩盤了,各類制度看似完善,實則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