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可笑,這李成桂難不成腦子裡進水了嗎,竟然想要聯合倭國來對抗我大明。”
“他自個也不想想,倭國還有東海天險可守,他高麗有什麼。”
“如今草原騎兵三十萬,隨便抽個七八萬騎,滅他高麗豈不是反手之間。”
華蓋殿中,朱英都快被李成桂這一番騷操作給氣笑了。
之所以一直沒有拿下高麗,是因為高麗在姚廣孝過去之後跟被大明統治已經沒有多大區別。
高麗那地方本來就窮,而且還是在北邊地區,糧食都種植不了多少。
把高麗納入到大明的內來,也提供不了什麼賦稅。
在教化這塊就更加沒必要了,現在的高麗所用皆為漢字,不存在自身文字的說法。
大部分高麗百姓的語言並非是漢語,而是高麗語。
也就是說現在的高麗文字跟語言是分開的。
歷史上是李成桂稱王,而後他的曾孫搞出了一套訓民正音,這才出現了後世的韓語。
如今的高麗,只要是個讀書人,就必要會說漢語,因為他們學的只有漢字。
而說高麗語的,基本上就是文盲了。
在高麗只有貴族才會說漢語寫漢字,許多高麗貴族甚至以說高麗語為恥。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文字語言相當於是被貴族壟斷了。
也是因為這些原因,朱英一直沒有對高麗下手,只是讓姚廣孝和寧王朱權前後去掌控高麗。
畢竟現在南洋地區對於漢語學習的需求更大,而且南洋地區也能產生更多的糧食和賦稅。
對比起來,高麗自然就顯得不是那麼重要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李成桂無知小兒,竟是要與咱作對,看來是覺得有了倭國撐腰,膽子就變大了。”
“這傢伙難道就想不到他只不過是給倭國當擋箭牌所用嗎。”
“那幾個草原的逆子也全是廢物,三十萬騎兵到現在還沒有拿下瓦剌韃靼,他們當是在踏春嗎?”
“傳咱諭旨,命草原三王立即圍剿瓦剌韃靼,務必在一月之內徹底平定草原。此後十五萬騎兵直抵高麗,把李成桂這小子給咱抓到了京師來問罪。”
“另著兵部調兵二十萬以支援九州島,傳令九州四王府,只可守不可攻,不得再讓倭兵多佔一座城池。”
“再傳令青海水師,給咱全部開動起來,切斷倭國海上所有聯絡,在此期間,禁止任何船隻靠近倭國,但凡違令者,立即擊沉。”
“咱倒是要看看,足利義滿這小子是想要怎麼來鬥,若不是咱覺得徹底平定倭國造成太大殺伐,當初就已經給他推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