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開始籌備遠征軍的事情。
這日,朱英帶著自己寫下的策略,來到了老爺子這裡。
“爺爺,前些日子我跟李景隆聊過,關於這海外的事情。”
“海外的天地遠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廣袤無邊,我中原自古號稱天朝上國,然而對比整個天下,只是佔據了一小塊的地方。”
“如今我大明的國力,比之成吉思汗又哪裡差了去,他當年有三十萬鐵騎,而我大明如今亦是有三十萬鐵騎,還有如此之多的衛所兵力。”
“孫兒心裡也考慮過,如果強行征伐全由朝廷承擔,必然是勞民傷財,因此想出了個折中的法子,還請爺爺查漏補缺。”
說罷,朱英將手中的冊子遞給老爺子。
朱元璋接過開始翻看起來。
在這冊子裡講述的,正是關於大明進行海外大殖民的事情。
其中有關鍵的幾個點。
首先就是遠征的兵力。
朱英初步定下的是十二軍團,以十二生肖為名。
每軍團戰兵一萬,總計戰兵十二萬。
這是指戰兵,輔兵不包括在內,加上輔兵的話,大概在二十多萬左右。
朱元璋這裡才翻看了幾頁,眉頭緊鎖抬頭道:“封國?大孫可是想好了?這個先例一開,以後可就不好控制了。”
朱英解釋道:“只有足夠的利益,才能驅動這些家族們傾盡一切去支援遠征,那些蠻荒之地,我們根本沒有辦法去管轄,還不如是交給他們。”
“這樣大明每年只需要向他們收取賦稅,如果全靠朝廷來治理,想來要不了多久,這些地方又會被當地的土著給奪回去,且如此之遙遠的距離,裡頭產生的貓膩太多,反倒是討不得好處。”
朱元璋聞言沉吟。
他當然知道其中的利弊,只是前朝歷代在敕封諸侯這一塊,早就已經驗證是錯誤的選擇。
商朝,周朝,幾乎都是亡於諸侯國之手。
漢朝吸取教訓,非劉姓不得稱王。
唐朝的藩鎮之亂。
其實每個開國皇帝,都在盡力避免曾經歷史中其他王朝犯下的錯誤。
朱元璋自然也這樣。
所以在看到朱英提出要分封諸侯國的時候,自然有些遲疑。
“咱們大明的情況和歷朝歷代都不相同,在秦之後,車同軌,書同文,說起來大家都是漢族,怎麼打都算是窩裡鬥。”
“窩裡鬥得狠了,就給了外族機會,這才有蒙元入主中原之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