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五十七歲出門,而今已然六十四。
人到晚年,難免產生落葉歸根的想法。
船靠岸後,姚廣孝拒絕了隨從搭直通車,想要自己好好看看這煥然一新的南京。
自然,身邊還是跟著兩個護衛。
姚廣孝身上穿著代表高麗國師的袈裟,華貴異常。
雖說現在對於衣服的限制沒有從前那般嚴格,但能夠穿上這等袈裟的,普通人也不敢招惹。
姚廣孝步入正陽大道認真的感受到一番什麼叫摩肩擦踵,哪怕是個吃飯的小店,都排著長長的隊伍。
這裡可是外城,已然是如此多人。
坊間那還得了。
其中姚廣孝也注意,幾乎每過兩條巷子,就能看到治安所的招牌,這意味著京師這邊有著大量的治安人員。
這便是我的國啊。
此刻,一種民族自豪感,在姚廣孝的心底油然而生。
或許只有長期在外鄉的人,才會有這種強烈的感覺。
其實姚廣孝本應該在去年的時候就回來。
不過因為等候朱權。
朱英召姚廣孝回來,改革中原神話體系的事情。
但
高麗這個地方,可不能放棄,必須要有人鎮守。
目前是三方鼎力的局面,維繫著目前的高麗,若平衡被打破,姚廣孝直接離開的話,那麼李成桂必然會趁勢奪取高麗王位。
是以朱英便就選定了寧王朱權去接班。
這並非是敕封藩國,暫且代於高麗之事。
其中也是考慮到姚廣孝六十多歲了,這般大的年紀,身體狀況是個問題,一旦出現變故,可能會使得高麗的謀劃成空,給李成桂作了嫁衣。
朱權年輕,這些年也經歷過戰事,在謀略這塊也有幾分本事。
替代姚廣孝問題不大。
姚廣孝要等到朱權抵達,並且完成交接才能回來,一來二去的,也就到了這個時候。
.....
「道衍回來了?怎麼沒來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