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觀用得太順手了,關鍵是覺悟能力非常高。
在南京直隸這邊選拔完成後,黃觀還向朱英申請,親自前往北平監督。
不過這個請求被朱英駁回了。
遠征軍的統領大多數都在京師已經完成,去北平也就接人出發,這沒必要再去跑一趟。
大明的軍隊,可沒這麼差勁,連此事都無法完成。
有黃觀提供的章程明細,按章辦事就可以了。
比之南方,北方計程車兵顯然還更有優勢一些,尤其是生活在遼東地區的,對於寒冷早就習以為常。
不過考慮到橫渡白令海峽後,北美南下四季就分明瞭,是以南北也都需要。
遠征軍的事情籌辦完成後,朱英再次把黃觀召進宮裡,商量關於南洋這邊的安排。
......
「悠悠七載,沒想到再臨京師,已然是物非人非。」
正陽門碼頭上人聲鼎沸,四處都是搬運貨物的吆喝聲。
姚廣孝看著這既陌生又熟悉的碼頭,極其感嘆。
原本這裡不過是些泥巴土路,現在所入眼之處,盡皆是水泥鋪設。
不僅是碼頭,感覺似乎河道都有被加寬了,來來往往的船隻琳琅滿目,可見繁華。
那正陽大道,姚廣孝在離開的時候聽說了,但卻沒有親眼見過。
此刻看著那寬敞大道上密集的人群,心神皆有些震撼。
這種劉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好比後世一直生活在農村,突然到了繁華大都市。
「太孫殿下,真的,很不錯。」
姚廣孝眼放光明。
從前,他從未對大明這個國家有所多少的歸屬感,在他看來,朝代更替亦是尋常,此生最為在乎的便就是施展抱負才華,青史留名。
直到看到現在的大明,給他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長期生活在高麗,又去了倭國,草原的姚廣孝,足可以說開眼看世界了。
但其餘國家所有的一切,在南京這座京都面前,都如同是螻蟻一般渺小。
不管是那些搬運的工人,還是來往的行商,個個紅光滿面,眼神憧憬,體現出這大明蓬勃朝氣。
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個理想之國。
七年來第一次回來的姚廣孝,感覺找到了自己心中所屬。
是啊,七年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