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644章:帝國大戰的序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44章:帝國大戰的序幕 (3 / 4)

大量的蒙古騎兵朝著邊境集結,有了新修的水泥道路,帖木兒輕而易舉的就集齊了差不多四十萬大軍。

寒冬剛剛過去,帖木兒就率領著十萬精騎從撒馬爾罕出發,在開春後要跟奧斯曼帝國來一場曠世大戰。

這一次的軍隊規模可謂是帖木兒的所有精英所在了,而且是在帖木兒親征的情況下。

除開了德里蘇丹的三十萬大軍外,這五十萬大軍是帖木兒所能動用的全部軍隊了,畢竟其他邊境地區也需要軍隊來維持穩定,不可能說全部都抽走。

當然,說是五十

萬大軍,實際上帖木兒的核心精銳並沒有這麼多,其中大多數都是奴隸軍組成。

帖木兒的核心精銳大概是十多萬騎兵和少數精銳步兵,同時還有三十二頭戰象。

奧斯曼這邊的主力兵在八萬五千人,有強大的耶尼切裡近衛軍、西帕希騎兵以及來自塞爾維亞盟友斯特凡的騎兵加上僱傭軍組成。

如果帖木兒此次敗了,那麼對於整個帖木兒帝國來說,都是一次巨大的危機。

「可惜了,距離太遠,完全沒有辦法參與進去啊。」

朱英收到訊息的時候,已經是三個月後的事情了,這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

正常來說從撒馬爾罕到大明京師,哪怕是最快的行程都需要將近半年的時間。

為了更好的得到中東地區的訊息,朱英特地打造了一條專門用來傳遞情報的驛站軍用路線,並且派出了專門的人進行訊息的傳遞,其速度不下於百里加急。

且這個專用路線的情報傳遞,哪怕是平時都是至少七天就要進行一次,如果有什麼重大情報更是連夜出發。

為此大明朝廷自然是付出了不少人力財力,傳遞情報的驛卒都是一人雙馬,其中主要成員都是蒙古人,甚至是北元騎兵。

之所以使用大量蒙古人,主要是他們有著馬上睡覺的本事。

自撒馬爾罕到大明京師的這段路程上,尤其是經過吐蕃的這一段,很難建設路程過短的驛站,往往兩個驛站的距離就有數百里地。

蒙古人的這個特殊本事,可以讓情報星夜兼程的穿過遼闊的吐蕃地區。

三個月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

「這已經是很不錯了。」朱元璋笑著說道。

情報專線的建成,大量情報的傳遞,讓朱元璋得以開眼看世界。

先前對於朱元璋來說,吐蕃地區已經是大明能夠接觸到的最遠邊境了,雖然知曉在吐蕃之外還有很多國家,但朱元璋並不瞭解也沒有什麼興趣。

要知道如果沒有朱英建立的情報專線,正常來說歐洲跟中東的訊息要自然傳遞到大明邊境的話,至少需要三五年的時間。

而且沒有專門的人來收集這些訊息的話,根本不會傳到大明中來,更別說朱元璋去知曉了。

其中還參雜了文化差異的影響,就算是有人聽到,也沒有人在乎,不管中東跟歐洲怎麼去打生打死,都不會對大明有絲毫的影響。

要知道,為了維持這條軍事專線,看似傳遞毫無用處的情報,大明朝廷每年就要花費近乎四十萬貫寶鈔的消耗,這在朱英沒有入宮前,是大明根本不可能花費的代價。

也就現在大明財大氣粗了,才能養得起這麼耗費錢財的情報專線。

關鍵是像這樣的情報專線,可不僅僅只有一條。

雖說其他的沒有這條路程遙遠如此耗費錢財,但總數加起來每年的總消耗也有差不多兩百萬貫寶鈔了。

兩百萬貫寶鈔就現在來說不算什麼,可放在官員俸祿改革前,這可是整個大明官員每年的總俸祿支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