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準確來說,想要隨時知曉下邊的情況,那就只能是透過一些術算統籌,進行一個推衍。」
「本宮已經稟告了爺爺,將會在不久之後進行一個昭告,於科舉現在典籍之中,加入術算部分進行一個考核。」
「當然,現在加入,對於目前缺少的術算人才遠水解不了近渴,本宮仔細想過,如今術算一道上,使用最多的是什麼人?」
「左思右想後發現,真正長久使用術算之道的人才,並非是在於戶部,也非是在於朝廷,而是在於賬房。」
「不拘一格降人才,本宮覺得,可以進行一個臨時性的考核,准許吏員,甚至是普通百姓,其以工代賑的方式,暫且替代原本需要的官職要求。」
「詹尚書,你負責統管吏部,覺得本宮的這個提議如何。」
以工代賑,一般是指對於災荒流民的救濟。
而朱英這裡提到的意思,就是以非官身代替官員所做之事。
詹徽一下子愣住了。
他完全沒有想到太孫殿下竟然會提出這麼一個解決辦法出來。
只是仔細一琢磨,卻又覺得似乎可行性比較高。
民間人才在當今的年代還算是比較多的,術算一道的發展不在於廟堂,反倒是在於民間。
真算起來,便是戶部這邊很多新任的官員,在沒有接觸到術算之道的情況下,很多都是找一些民間的賬房老師傅來進行一個學習。
….
現在太孫殿下的意思,是要對這一部分進行一個取消,直接讓那些沒有經過科舉的人才,擔任官職。
其實在此之前,朝廷這邊一直都有舉薦入仕途的方式,不過從去年年初開始,舉薦一道經過太孫殿下的阻攔,雖說沒有一個明確的廢止,但目前可謂是完全的停止了舉孝廉的路子。
現在這個以工代賑,倒是和先前的舉孝廉有些類似。
心中思索一番後,詹徽問道:「啟稟殿下,臣心中尚且對此有幾個疑惑。」
朱英道;「但凡有什麼想問的,說吧。」
詹徽作揖後問道:「這以工代賑上來的,是否也跟其他官員一般進入官籍。」
「他們的俸祿等各方面,是否也按照原先的職位進行一個發放。」
朱英道;「以工代賑的官員,在沒有特大功績的情況下,便就限制在正六品吧,也算是給那些透過科舉上來的一個公平。」
「俸祿方面照實發放,也同樣入官籍,不過在官籍上面可以進行一個寫明,是透過以工代賑的形式進入。」
「可還有什麼疑問?」
詹徽搖頭道;「臣已然清楚,謝太孫殿下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