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帖木兒四面開戰,奴隸這塊本來就不缺少,對於帖木兒本人來說,多死一些奴隸也不是什麼壞的事情。
奴隸若是太多了,還真就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比如是奴隸起義。
不過在帖木兒這般統治下,所謂的奴隸起義也就是零星出現,根本沒有成氣候的可能,往往是今天上午起義,下午就被全部斬殺了。
蒙古騎士的戰鬥力,對於奴隸平明來說,完全不是一個量級。
那搞笑的機動力量,一百騎可以肆意屠殺數千奴隸,一輪衝鋒下去,基本上就已然是崩潰的局面了。
和大明不同,蒙古鐵騎本來就是整個歐巴羅的噩夢。
完全沒有什麼抵抗力可言。
還沒等開打呢,膽子都已經被嚇破了,那動輒屠城的舉動,是一片片的屍山血海,是數以百萬千萬的生命堆積出來的恐怖。
不過因為水泥道理修建的關係,奴隸上感覺就比較缺乏了。
帖木兒特地下令前線,不得再行屠城之事,多多抓捕奴隸,為帖木兒全境的水泥道路建設做鋪墊。
本來社會衝突極為尖銳的帖木兒帝國,在這樣的情況下,可謂是到了臨界點。
只是蒙古鐵騎的鎮壓之下,這個臨界點硬就是沒有辦法可以上去,強行的給壓制了下來。
帖木兒這邊的訊息,很快就透過商會的傳播到了朱英這裡。
自然朱元璋也瞭解了。
乾清宮裡,
朱元璋有些納悶的說道:「這西方的百姓,怎就如此的聽話,帖木兒那傢伙都已經做到這份上了,也沒什麼反抗的嗎?」
帖木兒帝國的情況,讓朱元璋感到有些很不理解。
從朱元璋的角度來看,整個帖木兒帝國,已然是說可以完全爛到根子裡去了,幾乎沒有維繫長久的可能。
可就是這般,整個帖木兒帝國還在不斷的擴大,軍事實力更是在不斷的增強。
單就現在已經探明的情況下,整個帖木兒帝國的軍隊總數,已然是臨近兩百萬之數,這可是跟沒去大明的軍隊數目相差無幾了。
以前不知道,現在知道的朱元璋,自然就對這個帖木兒開始極為重視起來。
這裡頭的關鍵,也是在於朱英這邊的商會情報。
朱英回道:「他們這走的以戰養戰的路子,內政可謂是完全的一團糟了,所有的錢財,糧食,幾乎都是從戰爭中獲取,包括農田,那也是奴隸去做。」
「奴隸種出來的糧食,九成都要上繳,在這樣的情況下,才能說維持目前帖木兒帝國虛假的繁榮。」
「這樣的繁榮看似極為強盛,但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稍微有一些動盪的出現,或是軍隊敗北,那就會引發大面積的爆發。」
朱元璋自然是懂得這些道理,便也是笑著說道:「大孫的水泥道理配方,這是給他們添薪加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