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明這個時代聊什麼保家衛國,那就有些過於誇張了,即便是思想教育課程從來沒有停歇過,但要改變骨子裡的那股子思想,是很難的一個過程。
朱英也不是說在培養什麼死士,士兵們只要足夠聽話也就是差不多了。
思想教育上面,主要的物件還是在於中層軍官。
這些人才是整個軍隊的關鍵所在。
士兵們當兵,首先是想要吃一口飽飯,其次就是建功立業,衣錦還鄉,還要那傳承接待的事情。
現在朱英都給他們解決了,自然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
哪怕是戰死沙場有如何,至少香火的傳承,已然是辦到了,即便是到了下面見到列祖列祖,也不會沒得面子。
香火。
不僅是那些宗族名士,文臣武將,便是最為底層的百姓,也是極為重視的事情。
只是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當經濟
開始繁榮的時候,在嫁娶上面也會同時出現一些問題。
比如彩禮呀,房屋呀等等。
經濟繁榮的朝代,多數的百姓也會變得更加虛榮起來,這是千古不變之定律,即便是遙遠的後世,既然是如此,甚至於你愈演愈劣。
朱英自己當然不用擔心這些,但他更多的是想為自己計程車兵們考慮問題。
哪怕是現在的戶籍制度,已然是沒有先前那般嚴格,但子承父業,是一個很長遠的話題,也是如今一個大勢所趨。
想要改變自己身邊戶籍的,自然還是少數人。
而從外購置大量女子,這便可以很好的解決士兵們的基礎需求。
不過這賞老婆,也就跟開盲盒差不多,一般只會對年齡上有所定性,其他方面基本上不會說有什麼太高要求。
只是若極為漂亮的,也很難說落到士兵們的手裡。
即便如此,朱英麾下的軍隊,已然可謂是誓死效忠了。
帖木兒這邊,也算是可以換取到大量的錢財。
不過隨著帖木兒全境水泥道路修建的開始,奴隸們的生活就更加的難過了。
不管是挖石灰,還是挖沙,運輸,這些苦活,累活,當然就是奴隸們去幹了,怎麼可能讓尊貴的老爺們做事。
巨大的工程量下,是大量的屍骸出現。
帖木兒並不在乎這些,他要的是水泥道路快速修建的結果。
奴隸死了也就死了,不夠了怎麼辦,那就再抓就是了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