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1章:朱英的漢文化輸出策略 (1 / 5)

“大孫的意思是,將這些人,都往大明之外遷移過去?”

朱元璋沉吟問道。

朱英點頭回道:“自是如此。”

“不管是安南,亦或是高麗,甚至是未來的倭國,這些地方的土人,都需要去教化。”

“不管是江南地區,亦或是犯罪違法的讀書人,孫兒覺得都應該給他們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

“且往後藩王去大明之外就藩,身邊也需要文人和商人的輔助,讓他們好生去打理藩國,在孫兒看來也算是他們沒有白讀聖賢書了。”

“對於我大明的名聲,也是個不錯的宣傳。”

流放之刑,自古有之,朱元璋從大孫這裡聽到的,是加大流放的人口。

心下琢磨一番後,朱元璋還是感覺不錯。

首先就是距離問題,不同於之前遷移,還能裝成流民跑回去,這出了大明疆域,可就沒那麼容易回來了。

隨便都是上千裡的路程,不是說靠著沿路乞討就能迴歸的。

“名聲啥的,咱也不在乎,不過大孫的這個法子,倒是給了許多人一條活路,也罷,就依大孫的,除了些罪大惡極者,便統統改為流放吧。”

對於大孫的這個提議,朱元璋沒有太大的感覺,直接就應了下來。

唯有朱英知道,當這麼一個就膳時定下的決策,將會對往後的大明,乃至於整個世界,要形成多麼大的影響。

這可是一個持續不斷的輸出,最主要的,便就是以讀書人為主這些人,將會在大明之外發揮出很難估計的影響。

對於朱英心中的文化輸出路線,是一個重要的伏筆。

建立治安署,治安廳,治安司的政策,分走了知縣,知州,知府手中最為重要的武裝權。

朝廷上,面對朱元璋下達的諭旨,沒有任何人敢違抗。

但暗地裡,很多官員,

文人,對此心有抵制。

蘇州城。

這裡曾經可謂是大明最為繁榮的地方,但現在,卻顯得有些衰敗了。

經歷過‘洪武驅散’後,蘇州城內很多大族,直接整族都被遷移出去。

便是蘇州最繁華的閶門,現在比之以往,也顯得冷清了許多。

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對比大明其他地區來說,蘇州依舊繁華。

蘇州知府衙內。

知府楊幼文,同知宋信,通判徐震三人,共聚一堂。

大夥都是去年,洪武二十四年左右上任,也算是同期。

其中楊幼文,是從京師工部司務調任過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