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對於朱英來說,或許對於朱元璋以及整個大明來說,都是很頭疼的角色。
雖說不像是世家那樣根深蒂固,但發展的時間長了,就會逐漸演變成世家。
明初的地主,主要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新生代地主,祖上數代元朝流民,流民,本就是元朝時期的特產了。
還有一種,就是江南地區的地主。
朱元璋的農民起義軍,並非是把整個大明疆域都打了一遍,很多地方其實並沒有被起義推翻。
這個重點地區,就是江南。
江南最初是屬於張士誠的地盤, 哪怕是現在洪武二十五年了,江南的很多地主豪紳,心中對於張士誠依舊是念念不忘。
朱元璋對於江南地區,一直都是非常的忌憚,這些從官員的貪汙,處死,流放上可以看出。
基本上江南地區的官員,在有犯罪的情況下, 朱元璋看到後, 下意識的都會罪加一等。
在立下功勞的分配上,也是同樣會下降許多。
比如劉基劉伯溫, 浙江人士。
朱元璋稱劉伯溫為‘吾之子房’,民間也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的說法。
可見劉伯溫對於明朝的功勞,是相當大的。
但因為劉伯溫江南籍貫的問題,在大封功臣的時候,相當於後勤主管的李善長封為一等公爵。
名氣,名望, 功勞更多的劉基,卻是封為三等伯爵。
劉伯溫只是一個縮影,更多的江南籍貫的官員,基本上全是這個情況,無一例外。
齊泰走後,朱英從書櫃上,拿出一本冊子翻看。
這本冊子,是上次老爺子跟他聊過後, 交給他的。
這裡面記載著的是,關於所有大明地主的情況。
和其他的冊子不同, 這裡面不僅記載了所有地主的名稱,
還有一個很詳細的統計資料。
便就是大明現如今,擁有七百畝田地以上的地主, 為一萬四千三百四十一戶。
這是一個精確到個位數的統計。
隨手翻開幾頁, 可以看到還有許多劃痕, 那些被劃掉名字的,就是已經被老爺子處理掉的地主。
可以看出,處理掉的地主, 八成都是標註著江南籍貫。
“看來爺爺對於地主們的提防, 早就有了,難怪在我聊起關於土改的時候, 並沒有太多的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