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250章:明朝張三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0章:明朝張三丰 (6 / 6)

“尤其是治安署,更是直接跟底下的百姓對接,對於掌控江南的情況,尤其是一些惡霸地主,是最為容易接觸的。”

朱元璋對此很是認同,雖然江南地區的錦衣衛,是除了京師外最多的,但是錦衣衛機構的職權,也有相應的限制。

治安署這樣,直接分手了知縣的權力,相當於半個知縣在行事,就完全不同了。

“江南的那些豪紳富商,一直讓咱很是頭疼,不過現在倒是稍微好了點,以前是真的讓咱氣憤。”

“大孫你記好了,就江南而言,蘇州府和松江府這兩個地方,尤為需要注意。”

“或許大孫還沒在戶部檢視國庫的歲入,單單就這兩府之地,在咱大明的賦稅歲入之中,竟是佔據三成,簡直匪夷所思。”

“就這三成,還是咱在那邊收了大量官田,才有這般多的,這遠遠不是蘇,松兩地的所有,當還可以更高一些。”

朱元璋的語氣,有些感慨,還有些忌憚。

這兩個地方,是張士誠的老巢。

朱元璋也是沒收大量地主的田地後才知道,為什麼張士誠那廝,如此沒有上進心,整天貪圖享樂。

感情什麼糧食危機,錢財危機,跟他是一點干係都沒有。

就張士誠在那裡能看到的,完全是一片歌舞昇平的場面。

朱英聽到這些,也感覺有些震驚。

兩府之地,佔據大明天下三成賦稅,難怪老爺子對整個江南地區,一直是稅上加稅,一年比一年重。

感情是嚐到了甜頭。

不過在這樣的重壓之下,朱英原本準備繼續大力壓制江南地區的想法,卻是有了些變化。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的江南,肯定是在不斷的衰落,繁榮的景象大打折扣。

對於老爺子不斷處死江南文人, 戶籍在冊人口不過六千多萬,估摸真實人口,也肯定沒有達到一億之數。

攤丁入畝這個政策,需要在番薯,馬鈴薯,玉米等作物大肆傳播大明各地區後,才能真正的落實下去。

不然生得多,吃不上飯也是白搭。

江南的這些才子,文人,富商,在朱英看來,就是最好的對外輸出。

尤其是海外的貿易,藩王們肯定不擅長,總還是需要能懂經營的商人,開發海外藩國。

至於對大明之外的禍禍,朱英表示,日後定有王者之師,前去解救。

。樂文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