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175章:爺孫辯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5章:爺孫辯論 (3 / 4)

從之前的諸多建議,學習情況,包括十歲以來的輝煌成就,都足以證明大孫在很多方面,並非是誇誇其談,而是很認真的去思考,去琢磨。

大孫這般優秀,自己為何要攔著呢,哪怕是改革失敗了,難道自己輸不起嗎。

想到這裡,朱元璋對著朱英沉聲說道:“大孫的想法,咱從未聽聞過,也不清楚往後如何,但咱是你的爺爺,咱身子骨還硬朗著。”

“不管大孫有什麼想法,都放開膽子去做吧,咱在後面支援你,即便是失敗了,咱這個做爺爺的,來給你擦屁股。”

說到這裡,朱元璋突然就笑了起來。

大孫約莫三四歲前,很多自己都是自己這個爺爺,親自動手給大孫擦屁股呢。

現在長大了,自然還是得自己這個爺爺,給大孫擦屁股,別人也沒這個資格。

朱英略帶驚訝的看向老爺子,他都已經放棄了,沒想到峰迴路轉,老爺子突然就同意了自己的想法。

“爺爺還請放心,不管是在哪方面,孫兒絕不會大刀闊斧,影響大明根基,當是一步一個腳印,穩打穩紮著來。”

朱英鄭重的說道,他本身也不是冒失的人,自然不會輕易去影響過於重大的改革,而是如同溫水煮青蛙一般,慢慢來的。

之所以在第一時間發展火繩槍,而不是去進行農業的製造,就是根據現如今大明的國情出發。

在朱英的想法中,太大規模的戰爭不能打,但是小規模的戰役,完全沒有問題。

這般就能將大明內部的矛盾,逐漸的向外轉移,其中最大的關鍵,就是可以保持軍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沒有經歷過打仗洗禮計程車兵,永遠都只能是一個新兵蛋子,一旦遭遇到緊急情況,跟老兵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

而且有火繩槍,也可以快速平定大明內部的一些小的動亂。

聽到大孫的回答,朱元璋輕輕點頭,對於大孫沉穩的性子,他還是很放心的,如今的大孫,根本沒有給他任何年輕人的衝動,血性。

反而跟自己這個六七十歲的老傢伙一般,過於老辣。

心下微微嘆息,朱元璋知道如今這般的性子,皆是大孫生死之間換來的,經歷的事情太多,自然就會變得沉穩起來。

既然得到老爺子的認可,朱英也不想在這方面談論過多,氣氛過於沉重了些。

轉而問道:“爺爺,如今的國庫的收入,是不是負擔比較大呢,現如今大明的良田也不在少數,為何有種捉襟見肘的感覺。”

聽到這話,朱元璋不由說道:“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若是風調雨順,以大明如今的情況,當然不是問題,只是這老天爺太過於不作美了些。”

“你是不知道吶,現如今每年,各地災荒不斷,賑災的錢糧,幾乎都佔據了國庫歲入的一半,便是說河南布政司吧,單單從今年二月黃河決堤至今。”

“這前前後後,賑災的糧食就運了至少有百萬石之多,如今秋糧未入,皆是存糧,恰好卡在這個點上了。”

聽到老爺子的解釋,朱英表示能夠理解,今年河南是屬於重大受災地區,災荒不斷。

而且這樣的維繫,可不僅僅是現在,河南的秋糧肯定是大幅度的下滑了,到了冬季,也只能指望朝廷從各地調集糧食支援,才可能撐得過去。

要一直維繫到明年的夏糧收割,才能穩定下來。

其中的關鍵還是在於災情得過去了才行,不然又來一波,相當於雪上加霜,情況將會更為艱難。

“家大業大,便就是如此了,明日咱讓戶部將國庫的情況拿過來給大孫瞧瞧,自然就明白咱這心中的苦衷了。”

“那些個開支哦,咱看了都得頭疼。”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