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見老爺子心動,連忙打鐵趁熱的說道:“不僅僅是倭國,安南。我在西域大漠,草原這些年,很多小國看似沒有絲毫用處。”
“但實際上經略下來,對於大明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戰倭國取之銀,徵安南得之糧。如此一來,何有勞民傷財的說法。”
聽到這話,朱元璋開始沉默下來。
他不得不承認,大孫的說法,確實讓他很是心動。
誰還會嫌棄自家錢多,糧多呢。
況且現在的大明受到天災的影響,錢少糧也少。
但是,大孫這話其中潛藏的命題,實在是太大了,大都就連朱元璋,都不能接這個茬。
一旦大明開啟了征戰,那就不是可以輕易停止下來的。
一場戰爭的規模,遠遠不是幾天,幾個月就能打完的。
沒有誰說開啟了戰爭,就一定能夠打贏。
各種意外的因素,便是如同當年的蒙元建國之處,那般強大,卻在倭國這麼一個彈丸之地接連失利。
兩次戰爭的失敗,導致蒙元的損失,相當的巨大,更是埋下巨大的隱患。
而且,朱元璋,從來就不是一個好戰的人吶。
從初參加造反,那是因為他已經活不下去了,不造反也是餓死一途。
後面的征戰,更加不用說,基本上都是被當時的局勢推著走的。
我不打你,你就會來打我。
只能選擇打,沒有任何的退路可言。
所以當整個中原都收服的時候,朱元璋也就停下來征伐的腳步,轉而休養生息。
之所以有百萬大軍,這都是朱元璋為了守住家業,而不是有什麼封狼居胥,開疆擴土的想法。
哪怕他當了皇帝,從骨子裡,朱元璋還是哪個想守好家業的人。
大孫話中的野心,不能說是欲蓋彌彰,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不加任何掩飾,征戰之心昭然若揭。
朱英看到老爺子面色有些沉重,知道老爺子的內心中,一定很是糾結。
今天這些話,朱英的意味非常的直接,甚至他也知道,老爺子對於這些話題很是抗拒。
但他還是選擇說了出來,因為太多的事情,以古代的條件來說,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
有一些準備的事情,甚至需要數年的準備才行。
所以他要提前說出來,試探老爺子的態度,哪怕因此會被老爺子反感,他也不在乎。